科学家发现在症状出现之前就有猴痘“大量”传播的证据
近期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显示,科学家发现了猴痘在症状出现或检测到之前“大量”传播的证据(称为症状前传播)。
研究人员估计,在出现症状前四天就发现了传播,超过一半(53%)的传播发生在症状出现前阶段,这意味着许多感染无法通过要求个人在发现自己的症状后进行隔离来预防。他们认为,如果这些发现得到了其他研究的支持,症状前传播“将对全球感染控制产生重要影响”。
自2022年5月猴痘国际爆发以来,全球记录的病例超过7万例。尽管病例数现在正在下降,但了解病毒的“传播动态”仍然很重要——例如,它如何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以及症状出现的速度有多快——这有助于为政策决策和未来的干预提供信息。虽然以前对痘病毒的研究没有排除在出现症状之前传播的可能性,但这项工作代表了支持这一点的第一个证据。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点,英国卫生安全局的研究人员开始分析猴痘疫情在英国的传播动态。
他们的发现基于2022年5月6日至8月1日期间在英国对2746名猴痘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个人的例行监测和接触者追踪数据。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8岁,95%的人自称是同性恋、双性恋或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
研究人员感兴趣的两个主要测量方法是连续间隔(从原发性病例患者出现症状到继发性接触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和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为了估计这一点,他们通过接触追踪病例问卷将这些人的接触和症状发作日期的信息与他们的接触者联系起来,然后使用两个统计模型进行分析。一个模型的平均潜伏期估计为7.6天,另一个模型为7.8天,而一个模型的平均序列间隔估计为8天,另一个模型为9.5天。
对于这两个模型,连续间隔的中位数比潜伏期的中位数短0.3至1.7天,表明在出现或检测到症状之前已经发生了大量传播。同时,从一组信息更详细的患者中收集的个体水平患者数据分析似乎证实了这一解释,13对病例接触患者中有10对报告了症状前传播。4天是在出现症状之前检测到传播的最长时间。
根据这些结果,研究人员认为,需要16到23天的隔离期,才能检测出95%的潜在感染者。
科学家们表示,此次发现对隔离和接触者追踪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反向接触追踪策略(追踪疾病从谁传播)在试图寻找确诊病例的接触者时,应该考虑到症状前的感染期。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