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EM回顾近千项研究 给出“电子烟”利弊证据性结论

医牛资讯原创 2018-01-30 电子烟 (6207)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的电子产品。电子烟的原理是通过雾化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供吸食。电子烟是中国一位试图戒烟的药师韩力于2003年发明的。十多年过去了,电子烟风靡全球,但是对电子烟的批判层出不穷。最近,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NASEM)发表了一项大型报道,通过对800多项科学研究进行回顾后详尽地列出了电子烟利弊的证据性结论。

       NASEM委员会主席David Eaton说,电子烟不能单纯地归为有益或有害,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对于不吸烟的青少年和年轻人,电子烟的不良作用是值得关注的;但是在另一些时候,例如一个成年人想要戒烟,电子烟可能会减少患吸烟相关疾病风险。

注:电子烟结构:烟弹、雾化器、电池、LED等(从左至右,图片来自网络)

       报道从证据可信程度列举了五类结论:

·决定性证据:有大量来自高质量对照试验(包括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撑性结果,且没有相反的结果。从试验可以得出坚实的结论,并且这些证据的局限性,比如概率、偏差和混杂因素可以合理地排除。

·确凿证据:有若干来自高质量观察性研究或有少量相反结果的对照试验的支撑性结果。从试验可以得出坚实的结论,但是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概率、偏差和混杂因素无法排除。

·中等证据:有若干来自中等质量试验的支撑性结果,但有一些相反的结果。从试验可以得出一般性结论,但是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概率、偏差和混杂因素无法排除。

·有限证据:有来自中等质量试验的支撑性结果或支持某一结论的混合结果。从试验可以得出某一结论,但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证据不足:只有一些混合的结果或单一的没有说服力的研究。由于大量不确定性无法得出结论。

·没有证据:尚无实验。无法得出结论。

决定性证据

       电子烟的使用增加了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和尼古丁水平。

       不同的电子烟类型和使用方法,尼古丁暴露情况有很大差异。

       除了尼古丁,大多数电子烟产品含有并会释放大量潜在毒物。

       不同的电子烟类型和使用方法, 潜在毒物的数量、特性有很大差异。

       电子烟设备会引发爆炸、燃烧和发射物致伤。若电池质量差、存放不当或自行改造,这些风险会大大增加。

       有意或无意接触电子烟液体(如喝水、眼睛接触或皮肤接触)会导致不良反应,比如癫痫发作、缺氧导致脑损伤、呕吐以及乳酸中毒。

       有意或无意摄入或注射电子烟液体是致命的。

       使用电子烟完全代替卷烟能减少吸烟者吸入香烟中的大量有毒物和致癌物。

确凿证据

       长期使用电子烟的成年人吸入的尼古丁和来自香烟中的尼古丁含量差不多。

       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电子烟,暴露于潜在毒物的机率比香烟低。

       电子烟的(烟碱溶液经雾化后形成的)气溶胶中含有金属。金属的来源可能是用于加热液体的金属线圈,或其他部分。不同电子烟特性和使用方法会造成金属含量不同。

       电子烟气溶胶会诱发急性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但是长期暴露于电子烟气溶胶的结果未知。

       电子烟气溶胶的成分会促进被动的氧自由基或氧化应激产生。长期暴露于电子烟气溶胶会导致疾病和组织损伤,不过这些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香烟。

       电子烟的使用会导致依赖症状。

       从电子烟中摄入尼古丁会加速心跳。

       电子烟气溶胶中的化学物质,如甲醛、丙烯醛会引起DNA损伤和突变,从而增加换癌风险和负面生殖影响。吸食电子烟是否达到了致癌水平还未知。

       电子烟的使用会增加青少年和年轻人吸烟的风险。

       用电子烟完全代替香烟在短期会改善一些器官系统的健康水平

中等证据

       依赖电子烟的风险和严重性比香烟低。

       不同类型的电子烟,如尼古丁含量、香味、设备种类和品牌是电子烟依赖风险和严重性的决定因素。

       从电子烟摄入尼古丁后舒张压会升高。

       青少年使用电子烟会增加咳嗽,使其气喘吁吁;电子烟使用与哮喘加重相关。

       对于曾经吸烟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使用电子烟会增加之后吸烟的频率和强度。

       含尼古丁的电子烟对戒烟的效果优于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

       电子烟的使用频率越高,戒烟的可能性就越大。

       与香烟相比,来自电子烟二手烟中的尼古丁和颗粒物要少。

有限证据

       电子烟的使用会增加室内尼古丁和其他电子烟化学成分。

       电子烟气溶胶中的金属量可能多于香烟,但镉元素相反,镉元素在香烟中的量多于电子烟。

       电子烟的使用与短期收缩压升高、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内皮功能障碍增加、动脉硬化和自主神经调节有关。

       长期使用电子烟会增加换癌风险;但没有足够长时间的动物试验证据显示电子烟的气溶胶会引发癌症。

       电子烟气溶胶可能导致人体、动物模型和人类细胞的DNA突变和损伤。

       患有哮喘的吸烟成年人在转向吸电子烟后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情况减少。

       动物和体外实验显示电子烟的使用对呼吸道系统有不良影响。

       从香烟转向电子烟后牙周炎改善。

       无论是否含尼古丁,电子烟气溶胶都会对细胞活力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口腔组织细胞损伤。

       对于曾经抽烟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使用电子烟会增加之后抽烟的持续时间。

       总体来说,电子烟可能是促进戒烟的有效手段。

证据不足

       电子烟使用与长期心率、血压和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关。

       使用电子烟的孕妇会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

       使用电子烟戒烟比不采用措施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戒烟疗法效果更佳。

       电子烟的使用会在短期改变因抽烟导致的短期器官系统不良结果。

没有证据

       电子烟是否与临床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外周动脉疾病)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冠状动脉钙化)有关。

       电子烟的使用是否与人来癌症中间终点有关。

       电子烟的使用是否会引起人类的呼吸道疾病。

       电子烟是否会影响怀孕的结果。

       长期吸食电子烟或电子烟与香烟同时使用是否会改变发病率和死亡率。

医牛点睛:从这么多证据看来,对于不吸烟者来说电子烟有害无利,但对于吸烟者,或许是戒烟的一种手段。

循证来源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E-cigarettes, 20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