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姑息治疗真的有用吗?
现在癌症等恶性疾病越来越多,有些患者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有些患者由于身体或者病情比较严重,不适合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家属该怎么办呢?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等死吗?
1967年,伦敦圣约瑟安宁院西西里桑德丝护师为了让患者离开这个世界前受更少的折磨,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现代化兼医疗科技及心理照顾的圣科利斯朵夫安宁院,姑息医学的模式就此确立。
其后,这种模式逐渐地被世界各发达地方接受和推广。1976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成立了第一家安宁院,此后圣科利斯朵夫模式善终照顾的安宁院在欧美各地建立。90年代初期,日本,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也开始发展姑息治疗服务。
2010年美国麻省总医院发表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加入早期姑息治疗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总生存的研究,关于早期姑息治疗的研究相继发表。早期姑息治疗和全程管理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
姑息治疗在欧美等国家称为"palliative care",在日本、中国台湾翻译为舒缓医学,中国大陆目前将其翻译为姑息治疗。多数的发表认为,姑息治疗转换了从“疾病为导向”到“以患者为导向”的治疗理念,节约医疗资源,缓解了医患关系。
近日,一项在纽约西奈山医疗中心、北卡罗莱纳州教堂山北卡罗莱纳大学医院、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和达勒姆杜克地区医院的四个地点对姑息治疗的研究显示,姑息疗法有时会增加患者家庭的应激负荷。
该项研究发表在JAMA杂志上,文章内容提到,并非所有的慢性危重病患家庭都需要常规的专家姑息治疗咨询,有时这种咨询可能会让他们的情感受到折磨,而且仅仅局限于一两次的服务也可能是无效的。
研究人员发现,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常规咨询的家庭照顾者并未减轻抑郁或焦虑的情绪。该研究的第一作者Shannon Carson博士,教堂山北卡罗莱纳大学医院肺疾病及病危护理医学科主任,他讲到,当训练有素的ICU医师有经验和时间时,他们可以提供姑息疗法,但对于要处理一大推病例的医生来讲,时间恐怕是有限的。
这项研究比较了两组靠呼吸机慢性危重疾病的患者家庭。一组参加与专家团队结构化的面谈(由一名姑息治疗的医生及执业护士组成,可能还有牧师和社会工作者)和ICU工作人员的正常咨询,第二组只与ICU团队进行日常家庭谈话。
三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在组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姑息治疗专家谈话,可能会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它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道,当团队提供足够多的信息支持时,过多的预后关注可能于事无补,且可能会进一步扰乱一个情感脆弱的家庭。从其他结果如住ICU的时间,ICU治疗限制和出院处置等等,在两组间均无差异。
美国临终关怀和姑息医学学院的首席医疗官员Joe Rotella博士提到,患者家庭往往会面临与许多不同的医生或团队谈话,从而带来信息过载,但当他们对亲人的意愿表达不满意或不知道该疗法的目标是什么时,能较为更好地利用资源并从姑息治疗的临床医生中受益。
医牛点睛:
姑息治疗有时候也会被称为临终关怀,推荐美国阿图写的《最好的告别》一书。
循证来源:
WG Anderson , JW Cimino , NC Ernecoff , A Ungar , KJ Shotsberger, el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 2015 , 12 (2) :14. A Multicenter Study of Key Stakeholders’Perspectives on Communicating with Surrogates about Prognosi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