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时代下的精准营养

医牛资讯原创 2017-01-18 精准医疗|营养 (2838)

       近日,来自《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就精准营养进行了研究。

       精准医学是集合了对疾病病因、发展过程认知、传统医学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最新诊断、分析等科技手段,为患者提供最有效、安全和经济的医疗方案。而精准营养作为精准医学的重要分支,更多地强调了营养和膳食因素对于满足人体生长发育需要、维持人体健康和正常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遗传背景等差异造成营养素摄入在种族和个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别。普遍存在的营养失衡(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良),是导致世界不同地区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迅猛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方法对待营养失衡是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就减什么。但由于个体受其遗传背景、代谢能力和肠道微生态等因素的影响,对营养素的需求和实际干预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对特定营养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精准营养旨在考察个体遗传背景、生活特征(膳食、运动、生活习惯等)、代谢指征、肠道微生物特征和生理状态(营养素水平、疾病状态等)因素基础上,进行安全、高效的个体化营养干预,以达到维持机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 

       那么如何实现精准营养?

       首先,需要对个体进行精准营养需求的衡量,不同的个体包含了罕见遗传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等)患者、常见病尤其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之类)患者和普通健康人群,建立科学合理的营养素摄入标准。其次,需要衡量人群营养水平的优选分子标记物和相应地标准化检测技术,用于监测干预前后营养状态的变化。

       营养干预不仅与其营养状态、代谢相关的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同时还与个体的生理特征和疾病状态存在相关性。科学合理的干预剂量和干预时间,对于精准营养干预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不良的生理条件下,过多摄取某些营养素不仅对控制疾病进展无帮助,甚至可能促进其恶性进展。

       精准营养干预的目标不仅要降低和改善人群营养的缺乏或失衡,还要关注和避免干预过度带来的健康损害,因此精准营养干预需要对干预后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行系统的观察、追踪和分析,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案。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多种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和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急性或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大多可通过精准化的营养干预达到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治疗效果的目的。同时普通人群则由于生活习惯、膳食因素、生理状态、环境暴露和遗传特征等的差别,对营养存在个体化的需求,同样需要精准的营养干预,达到保障健康、有效预防疾病的目标。

循证来源:陈培战,王慧. 精准医学时代下的精准营养[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6,50(12):1036-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