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俊 返回专家列表

       

       王时俊,博士,副研究员,1979年生,男,上海市人,汉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2003年8月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检验医学系;2007年攻读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2012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自2003年就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要从事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压力超负荷致心脏重构的病理分子机制和药物靶点筛选。

       截至目前,共发表SCI论文24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第一作者2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此外还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5项。曾获得过科研团体集体荣誉:2012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3年教育部颁发的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上海市政府颁发的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教学成果方面,作为导师组重要成员协助完成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2名,另辅导多名研究生科研实践工作。

       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方面:2010年获第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在第十一界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上获英文演讲比赛三等奖;2013年获“Young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s”的资助赴美国圣地亚哥参加ISHR大会;2014年在日本京都举办的国际血管生物学大会做专题报告,2015年在英国伦敦参加欧洲心脏病年会(ESC)并作课题汇报;2016在杭州第十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获优秀论文二等奖;2017年在山西太原举办的第十九次全国心血管年会上获优秀论文英语演讲赛三等奖。

       此外,还曾参与编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心血管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第十五版《实用内科学》 ;第四版《实用高血压学》等书(在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