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喝的“牛奶”
这是牛奶么?——大多数患者见到丙泊酚的第一反应。
提起外貌酷似牛奶的丙泊酚,在麻醉界可谓大名鼎鼎,在静脉麻醉中功不可没。在“牛奶”诞生之前,静脉麻醉药走过了三百多年优胜劣汰的历史。
1655年德国医生Johann Sigmund首次将鸦片用于静脉注射,产生意识消失。1872年波尔多Pierre-Cypien Ore将水合氯醛用于破伤风患者。1864年德国Adolf v.Baeyer合成了巴比妥酸,但未发现镇痛作用。1903年德国Emil Fisher和Joseph Friederich von Mering合成巴比妥酸盐,发现具有催眠作用。1913年H.Noel和Henry Suottar将三聚乙醛(Paraldehyde)用于静脉注射。1916年吗啡及东莨菪碱用于治疗失眠。1924年法国Bardet将巴比妥用于静脉注射。1929年Martin Kirschner静脉应用三溴乙醇(brometho1)。1932年德国药理学教授Helmut Weese用环己烯巴比妥(Hexobarbitone)进行麻醉,使静脉麻醉得以普及,因此,Helmut Weese被称为静脉麻醉之父。1932年Ernest Henry Volwiler及Donalee Tabern合成硫喷妥钠。1934年美国Waters及Lundy将硫喷妥钠用于临床。1957年Stoelting首先应用美索比妥。1965年Domino将氯胺酮用于临床。在静脉麻醉药发展中,有些药物被淘汰,如1955年的羟孕二酮(Hydmxydione),1956年的Propanidid,1971年的Alphadolone等;有些药物一直使用至今,如美索比妥、氯胺酮、依托咪酯等;一些新药不断产生,如1986年上市的丙泊酚,它的广泛使用,使得其他几种麻醉药如氯胺酮、依托咪酯等仅保留着特殊的适应症。
丙泊酚,其化学名称为2,6-二异丙基苯酚,主要用于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以及患者的持续镇静。它是一种白色等渗静脉注射液,实际是一种包含大豆油、甘油和卵磷脂的水包油的乳剂。丙泊酚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易化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与配体结合,从而增强了抑制性神经性神经传递。它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迅速且功能恢复完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
丙泊酚通过在肝内和肝外代谢成无活性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肥胖、肝硬化、肾功能不全患者都可以较安全的应用。丙泊酚还具有降低脑血流量和颅内压,控制癫痫发作,降低眼内压等作用。无痛胃肠镜、支气管镜等检查以及无痛人流也是丙泊酚大显身手的地方。
然而并非所有人群都是丙泊酚的适用人群。由于丙泊酚的主要成分是大豆油、甘油、卵磷脂,其中卵磷脂主要是从蛋黄分离出的;因此,对大豆和蛋黄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丙泊酚。
丙泊酚虽然优点众多,但也有静脉注射痛、降低血压、抑制呼吸等缺点。在进行麻醉诱导时偶尔会出现兴奋现象,例如肌抽搐、呃逆、自发性运动。而且由于丙泊酚是脂肪乳剂,因此在脂肪代谢紊乱的患者需谨慎应用。在危重患者长期大量应用时还可能出现丙泊酚输注综合征,表现为横纹肌溶解、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
丙泊酚很少导致身体依赖性或成瘾,但是在非手术区域不恰当使用丙泊酚镇静催眠亦有发生死亡的报道。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因据报道就与滥用丙泊酚有关。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