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揭开肿瘤发生的密码

专家园地 > 汪明明 2018-02-28 (8840)

     一、基因概念

     1、什么叫基因?

    生物体的遗传密码,英文gene的音译,以DNA或RNA的形式存在。

    人类的DNA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人类有23对染色体(46条),每条染色体含1-2个分子的DNA。

     一个细胞的DNA长度可达1.83米,每个人大约有5-10万个基因信息,30亿个碱基对,需要3G的硬盘储存。

    2、遗传学发展历史

    1865年2月孟德尔:生物性状都是通过遗传因子来传递的,遗传因子是一些独立的遗传单位。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909年丹麦学者约翰森: 提出了基因gene这一名词,由达尔文的泛生学演变而来。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

    20世纪20年代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才认识到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碱基。

     3、基因的结构

     核苷=戊糖+ 碱基    

     碱基有嘌呤碱和嘧啶碱; 嘌呤碱有腺嘌呤(A)和鸟嘌呤(G);嘧啶碱有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尿嘧啶(U)。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G;A-T。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 间有两个氢键,G与C间有三个氢键。

     双链螺旋状结构。

     3、相关名词

     外显子(exon):编码序列,是表达多肽链的基因序列 ;

     内含子(intron):非编码序列,又称插入序列,只参与转录形成pre-mRNA。

     启动子(promoter):启动和促进转录过程

     增强子(enhancer):不能启动转录,但有增强转录的作用。

     终止码(termination codon):终止转译的讯号密码子。密码子UAA、UAG、UGA并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起着终止肽链合成的作用,因此成为终止密码子。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

     二、基因的功能和特点

    一是忠实地复制本体,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是存在“突变”和“变异”,在繁衍后代上,当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后代的基因组会发生有害缺陷或突变。

    1、 复制本体:通过表达过程传递遗传信息(编码、转录、翻译)。

    2、突变(变异)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包括点突变(point mutation)、移码突变(translocation)、缺失突变(deletion)、插入突变(insertion)。

    突变因素: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化学因素(如各种化学毒物)、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

     三、与肿瘤相关的常见基因

     1、p53:广谱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定位于17q13.1,编码分子量为53kDa的蛋白质,故称P53。这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一种转录因子,控制细胞周期的启动,是否开始细胞分裂就由这个蛋白决定。如果这个细胞受损,又不能得到修复,则p53蛋白将参与启动过程,使这个细胞在细胞凋亡(apoptosis)中死去。有p53缺陷的细胞没有这种控制,甚至在不利条件下继续分裂。

     人类肿瘤中P53突变主要在高度保守区内,以175、248、249、273、282位点 突变最高,不同种类肿瘤不同。SNP位点rs1042522,野生型GG(20%),突变型CC(22%),杂合突变型CG(58%)。

    在所有恶性肿瘤中,50%存在该基因突变。

    相关肿瘤:食管癌、肺癌、淋巴癌、宫颈癌、肝癌。

    2、XRCC1(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期1基因)

    位于19号染色体q13.2 ,32kb

    编码的蛋白对因电离辐射和烷基化物引起的DNA单链断裂起修复作用。

    C26304T、G27466A、G28152A,该三个位点发变化导致其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发生改变,这种多态性将导致XRCC1的修复功能,从而影响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

    相关肿瘤:甲状腺癌。

    3、hMSH(错配修复基因)

    位于3p21-p22,73kb。  

    hMSH1、hMSH2的突变与90%的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直肠癌相关。部分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患者hMLH1基因在第4l位密码子有一个C—T 突变,使相应的氨基酸残基由丝氨酸变成苯丙氨酸。

     相关肿瘤:结肠癌、甲状腺癌。

     4、CYP基因: 细胞色素P450基因

     CYP1A1基因,参与了致癌物亚硝胺和苯比芘的代谢活化。多态性为T向C突变。TT(野生型),CC(突变型),TC(杂合型)。携带一个或一个以上C基因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CYP1A2基因   三种基因型(G-2964A):GG\GA\AA,健康人携带率分别为64.3%、28.6%、7.1% 。

    CYP1B1基因   纯合突变型(G/G)、杂合突变型(C/G)与野生(C/C)型相比,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度分别提高了5.62倍和2.04倍。

     CYP17基因   三种基因型:野生型(TT)、杂合突变型(TC)、纯合突变型(CC),健康人携带率分别为10.7%、47.6%、41.7%。 CYP17基因34bp处T→C碱基置换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比较常见,这种碱基置换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关肿瘤:子宫内膜癌、肺癌、肝癌、结肠癌。

     5、GSTM1(M亚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T1(谷胱甘肽S转移酶)

    这两个基因在控制肿瘤形成方面有较强的协同作用,若同时缺失,肿瘤罹患风险更大。可能造成如: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宫颈癌、卵巢癌、淋巴癌、直结肠癌、胰腺癌、胃癌、成人急性白血病等多种癌症的发生。

     6、NQO1 [NAD(P)H:醌氧化还原酶]

    位于16q22。

    三种基因型:CC(野生纯和型),TT(突变纯合型)、CT(突变杂合型)。T突变是肝癌的危险因素。NQO1 是一种黄素酶,它催化醌双电子还原反应,对醌及其衍生物有解毒作用。

     醌是一种有毒化合物,能诱发哺乳动物细胞癌变、突变和坏死。NQO1基因609位点发生的C→T的错义突变造成的NQO1酶活性的降低或缺乏,减弱了NQO1在对抗醌及其衍生物毒性的保护作用。

    7、COMT(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基因位于22q11.21。GG野生型,AA突变型,GA杂合型。第4外显子上的一个G→A的点突变,使得其编码的108位或158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导致酶活性改变

    突变型AA的酶活性比野生型GFG低30%-40%。突变型AA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是其它基因型的2.1倍。

    8、EPHX1(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

    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q42.1。   

    EPHX1基因编码区的多态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而改变酶的活性。外显子3的T→C转变使Tyr113被His取代,导致酶活性下降39%;外显子4的A→G转变使His139被Arg取代,导致酶活性升高25%。

    在HBV 阳性人群中, 饮酒因素明显增加了具有易感基因型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性, 提示EPHX 1可能在酒精代谢产物的解毒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香烟及其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 如: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甲醛、放射性物质等。吸烟可改变体内抑癌基因活性和减弱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从而在癌症的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9、ALDH2(乙醛脱氢酶2)

    基因位于人类第12号染色体。

    存在G1510A 多态性,导致氨基酸序列第487位上的谷氨酸被赖氨酸所替换。GG纯合野生型,AA纯合突变型,GA杂合突变型。AA突变是亚洲人种最常见的基因突变。

    相关肿瘤: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