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肩手综合征是指脑卒中后患侧肩部、手指、腕关节疼痛,其关节活动受限、血液流动障碍并导致皮肤发红、发绀、温度增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僵直、皮肤及肌肉萎缩或痉挛;患者可因疼痛而不敢活动患侧上肢,同时又因其固定关节的肌肉松弛,从而使肩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严重影响了患者瘫痪上肢的功能恢复。因此,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正确体位摆放:
正确体位能有效防止患者肩关节损伤,患者坐位时上肢要置于膝上或者桌上,并可在轮椅上置一桌板,防止患者手悬垂,以避免手臂的机械性悬吊作用造成肩胛骨损伤或者疼痛。
2、避免腕关节屈曲:
保持腕关节适度背伸,可利用夹板、石膏、弹力绷带等辅助器具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位,从而改善静脉回流及防止腕关节损伤。
3、关节注射:
若患者肩部疼痛较剧烈,可行肩关节腔内注射,注射药物主要成分为“德宝松”7mg、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和维生素B12注射液2ml。
4、向心性缠绕手指、手腕:
用直径1~2mm的线绳由远端向近端缠绕拇指,然后依次是其它手指。
5、冰疗:
治疗师将患者的手浸入盛有碎冰和水的桶中,碎冰与水的比例为2:1,患者浸入冰水中的时间为1~2分钟,然后每间隔30秒-1分钟后再次浸泡,共浸泡三次。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的手也必须一同浸入冰水桶中,以确定患者不会冻伤。
6、主、被动运动:
尽量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如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可练习上肢上举动作;在确保肩胛骨正确位置的前提下,帮助患者进行患肢抓握动作训练,包括拧毛巾、抓握木棒、握球等。在主动运动过程中,应避免各类可引起疼痛的活动及体位;手、腕及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应动作轻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前臂旋后及卧位时手腕上肢上举等训练。
7、电针治疗:
取穴包括阿是穴、肩髃、天宗、手三里、曲池、内关、外关及合谷,选用0.3mmX40.0mm规格的不锈钢针,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接通KWD-800H型电针治疗仪,给予连续波刺激,频率为200Hz,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日一次。
8、超短波治疗:
选用的超短波波长为7.7m,频率为38.96MHz,电极为正方形(尺寸为15cmX20cm),于患侧肩部对置,取微热量,治疗时间为18~20分钟,每日一次,共治疗10-14次。
9、药物治疗:
主要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严重者可口服强地松,每天一次,每次20mg,晨起顿服,药物连续服用时间不超过10d。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