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part2】——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7-03-18 更年期|妇女|保健 (2558)

什么是更年期综合征?

       在更年期期间,因性激素分泌量减少,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如: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延长,经量逐渐减少,或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周期、经期、经量都不规则,或突然停经;阵发性潮热、出汗、伴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恶心,思想不集中、易激动、失眠、多虑、抑郁;骨质疏松、腰背痛等一系列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有哪些具体表现?

       (1)  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延长,经量逐渐减少,或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周期、经期、经量都不规则,或者突然停经。

       (2)  潮热、出汗

       在无明显其他原因的情况下,感到自胸部向颈部和面部扩散的阵阵热浪,在以上部位同时出现皮肤弥漫性或片状发红,伴有出汗,汗后有畏寒。潮热发作时,可有脉搏加快和皮肤温度升高。约3/4的更年期妇女有潮热症状,约80%的人该症状持续1年以上,有些人甚至持续5年。

       (3)  心血管系统症状:血压升高或血压波动

       妇女在绝经前冠心病发病率低于男性,男性在45岁时死于冠心病者较女性高5~6倍,而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在60岁,死亡率男女相等。60岁以后,冠心病是男女两性的主要死亡原因,并随着年龄增加呈指数上升。

       (4)  精神神经症状

       绝经期女性往往会出现一些精神神经症状,多为更年期首次发病。主要为焦虑、抑郁、多疑、缺乏自信、注意力难以集中、烦躁易怒、恐惧感等。还感觉头痛、头部紧箍感,枕部颈部疼痛向背部放射,感觉走路漂浮,皮肤瘙痒、蚁走感、咽喉部有异物等。

       (5)  骨质疏松症状

       早期的骨质疏松可悄无声息;骨质疏松严重时,反复发生骨折,甚至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出现剧烈骨痛和肢体活动受限。

       (6)  泌尿生殖道症状

       绝经以后,随绝经年龄增加而加重,如不处理,萎缩性改变将持续重视。表现为外阴及阴道干燥、性交痛、性欲降低、性生活困难、或伴有瘙痒。合并感染时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有臭味。有时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有时合并泌尿道路感染、尿急。

骨质疏松的表现与影响因素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细微结构退行性改变并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它是影响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跃居世界常见病第七位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是同龄男性的6倍。研究发现,饮食习惯可影响骨密度,高糖低钙饮食、吸烟、口服类固醇激素及缺乏运动等是诱发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一般发生于绝经后5~10年内,最常见发生在椎体,出现压缩性骨折而驼背。

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①提高峰值骨量可大大减少PMO风险,因此首先应促进女性青春期骨量增加。

       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BMI,喝牛奶,不吸烟不酗酒,坚持户外活动,适当日照。

       ③饮食疗法补钙是根据人体生理对钙的需求,通过食物补充钙元素和维生素D,牛奶和大豆及其制品利于人体吸收钙,虾皮、扇贝等海产品也是含钙较高的食物,是较好的补钙食物。必要时补充钙制剂。

       ④合理使用抑制骨吸收和增加骨量的药物。

       ⑤小剂量雌激素治疗。

       ⑥防止跌倒,避免外伤。

循证来源

1.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 更年期保健学组. 更年期妇女保健指南(2015年)[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3(2):21-32.

2. 《妇幼卫生概论》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年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part2】——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