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疾病最不该输液!

环球网、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7-08-03 静脉输液|疾病 (4242)

       除了口服抗生素,老百姓对输液也存在着很多误解。近期,江苏省宣布明年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停止门诊患者抗菌药输液。2016年底前,这些医院要全面停止对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意思是说不仅是抗生素,其他药品也不能输液。其实,早在2013年,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就公布了53种一般不需输液的名单。虽然有人认为政策有点一刀切,但在生活中仍然有不少百姓将输液当成“万能药”,主动要求输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盛慧球医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范围用药共识,输液对人有许多负面影响:第一,容易引起血流感染。输液时若注射器和注射部位等消毒不严,可使针眼红肿、化脓,严重时还可造成全身感染。第二,更易引发不良反应。相比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输液时药品直接进入血管,没有经过人体天然屏障过滤,药物中有毒物质也会直接作用于脏器,更易产生不良反应。盛慧球表示,一般以下疾病最不该输液。

       感冒。出现嗓子痛、流涕等感冒症状,很多人会去医院打吊瓶,认为好得快。实际上,多数感冒有自限性,输液不能缩短病程。细菌性感冒,可口服抗生素。若感冒是病毒引起,严格上没有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另外,输液太多,还易导致抗生素滥用,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甚至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

       腹泻。若腹泻不是很严重,无发热和典型脱水症状如少尿等,不一定要输液。可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经医生检查,是细菌感染性腹泻,可服抗生素;是功能性腹泻,则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和调整,如少吃油腻食物等。同样,慢性浅表型胃炎、轻度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也不一定要输液。

       心脑血管疾病。许多高血压患者,血压一升高,就要求输液治疗,认为这样能快速降压。若没有头晕、胸闷等急症,一般情况,只需遵医嘱调整药物用量和种类即可控制血压,不需输液。由于输液一次给药量过大,造成血压变动过快,反而可增大脑梗死或脑出血等急症风险。还有些患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一换季就会到医院要求输些药,疏通血管预防疾病发作。对此,盛慧球告诉记者,这也没有科学依据,输入药物还可能和同服的抗凝药等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慢性炎症。有人听医生说自己身上发炎,觉得输液能“消炎”、“好得快”,就要求医生输液。实际上,许多慢性炎症如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咽喉炎等,通过服药或加上局部外用药疗效很好,不一定要输液。盲目用输液“消炎”,反而可能影响免疫功能,产生其他更严重病症。

       突发精神疾病。家人突发抑郁、狂躁等精神异常,亲属往往比较着急,常会要求医生输液,以期病情快些稳定。但这类疾病主要是心理引起,应让专业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进行疏导等治疗,盲目要求输液,不能改善病情。 营养不良。有些营养不良或体质虚弱的患者,听信网上传言,跑到急诊科希望通过输一些葡萄糖水来“补一补”,改善体质。但输液需刺破血管并输入不属于血管的东西,不仅不能增强体质,反而还会增大感染其他疾病风险。这类患者应在正规医院,遵医嘱进行微量元素等检查,找出所缺乏的营养,在专业医学营养师指导下,进行科学补充,不要迷信“偏方”。

       还需注意,虽然输液会存在一些风险,但要注意有些情况仍应使用:1.出现严重急症,如发热超过39度等;2.患者因昏迷或消化功能差等无法口服药。是否输液,应由医生综合判断,不能因输液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而因噎废食。

53种不需要输液治疗的疾病

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功血)

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 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该使用时不要拒绝

       虽然输液存在一些风险,但医生认为需要使用时不应拒绝。《通知》提示,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需使用静脉输液。具体使用指征如下:

       第一,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第二,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第三,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第四,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第五,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第六,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第七,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第八,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循证来源:盛慧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环球网,广东卫计委:这53种常见病 门急诊原则上不用输液,2017-07-26

环球网,输液不是“万能药”,这些病不要乱输液,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