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名高考学霸调查发现 成绩好有这些相似点

中国教育报、澎湃新闻、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8-08-15 成绩|学习|考试 (2693)

学习得法、成绩理想的秘诀是什么?

澎湃新闻对在今年高考中涌现出的学霸们做出系列问卷调查,共回收了27位“学霸”的有效问卷,涵盖了19个省份的高考文理科高分考生。

好成绩是怎么炼成的?看看这些孩子的想法和习惯,有些能够用在自家孩子身上的,就快行动起来吧!


发现一

制胜法宝:好心态、勤计划、多自律

“一般人都会紧张,那时候就要放空。”河北文科考生郭家萌坦言,自己并没有考虑高考和人生深层次的联系,一咬牙一拼命,只是希望对得起自己12年的时间,“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

“淡定”:河南理科考生朱笑寒接受采访时表示,高中期间的最大收获是对心态的正确认识,她在求学过程中经历了对心态的“不了解——被困扰——刻意忽略——正确认知”的过程。她相信勇气与实力:勇气就是哪怕跌倒100次,也要101次地站起来,实力就是要努力让自己的水平远在他人之上。

重庆文科考生项涵的班主任赵成梁介绍,项涵的成绩一直保持年级前三名。高三下学期,其它同学的普遍忧虑,她始终心态良好,很是“淡定”。这份心态正是项涵取得好成绩的“制胜法宝”。

计划:另外,问卷调查也显示,“经常总结学习经验与教训”的学霸占了77.78%,近三成会按照每年、每学期、每月来规律地制定学习计划。

天津理科考生周言告诉澎湃新闻,自己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制定出了一张高效学习的计划表,以此来对一天的学习进行规划,尽量按照既定计划去完成。

安徽理科考生方清源会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安排,一个月左右就会重新规划时间安排表。“计划表由一开始的每半小时,再精确到十分钟,最后精确到每五分钟。”

重庆理科考生谢恩泽表示,无论学习还是做事,脑海中都要形成一张规划表,不能漫无目的,“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时刻提醒自己,哪个时间段该做什么,只有抱有目的去学习,才能在完成后获得成就感。”

自律:计划得再周密,执行力弱也是白搭!

谢恩泽认为,绝对的自律是自己此次高考成功的最大因素。谢恩泽的老师冯晓瑜表示,私下的谢恩泽也爱打游戏看小说,但得到片刻的放松休息后,投入学习的他就像浑身充满电量一样,放下玩乐百分百投入。即使周末放学回家,谢恩泽也会严格规定自己放松休闲的时间。

上海考生周天嘉在刚进入高一后的一段时间内曾一度迷上网络游戏,成绩从年级前20名一下子掉到了第130名,令他母亲惊讶和欣慰的是, “知道成绩的那天,他就把游戏删了”。

发现二

休息时间分配:85%的学霸有午休习惯!

贵州理科考生燕鸿伟通过《贵阳都市报》表示,作息规律,对学习非常重要。他在高一高二时,晚上11点入睡,早上6点半起。进入高三,最晚不超过12点半入睡,早上也是6点半起,每天保证午休半小时。

真别说,学起习来,学霸们是真拼啊!

高三这一年,学霸们每天的学习时间(除上课时间,包括早晚自习)有多少呢?根据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近四成学霸选择了4-6小时,近三成选择了6-8小时,选择8小时以上的有两成。

与学习时间相对的自然就是休息时间了。那么,学霸们的睡眠时间能够保证吗?

在高三,每晚12点左右入睡的学霸占了大多数,为66.67%,其次为11点左右入睡,占了25.93%。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休息时间,学霸们普遍比较看重——有午睡习惯的学霸占到了85.19%。

福建省高考文科考生黄亦陈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中午准时午休,放学回家从不看书复习,倒头就睡。她的爸爸向晋江新闻网介绍,女儿从小到大,一直都保持着很好的生活和学习节奏,每天中午她都要至少午休半小时,就算是大考在即,也不会改变。

江西省理科考生傅林轲就有自己独特的时间分配法。他把每天的课余时间分成4个时段,一周28个学段,分段式进行学习。早上6点起来,中午午休,晚上在凌晨1点左右睡觉。

可见,晚上“开夜车”,白天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未必是正确的“学霸模式”。足够的睡眠是保证学习效率的一项重要前提啊!

发现三

辅导班:“报班”不是灵药,功夫还在“课内效率”!

湖北考生杨庚宸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就没有上过任何校外培优班了。“知识是有体系的,指望靠培优班构建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这是不现实的。”此前,他也上过物理培优班,感觉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刷题上了,很没有必要——“我可以自己做题,跟老师请教啊。”

“学霸们成绩那么亮眼,一定报了不少辅导班吗?”——错,还真的没有!

调查结果显示,74.07%的考生高中阶段没有参加过课外补习班,参加多于两个仅占14.81%。至于兴趣班,有70.37%的人表示高中也没有参加过,只有18.52%的人表示参加过一个。

那么,好成绩怎么“修炼”来的?答案,尽量提高“课内效率”!

郭家萌发现,很多同学在学校之外参加课外培训班,焦虑地希望通过延长学习时间取得成绩进步。但她向澎湃新闻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效率”。“我不会焦虑,除了小学上过一次补习班后再也没有上过。”郭家萌认为,根据学校的安排,把学校每项任务做扎实,效率提高,这样就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而不在于你投入的时间多。

黑龙江考生崔博飞和吉林的才泽瀛也特别重视课堂效率。说到三年来最大的收获和感受,崔博飞表示,自己会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不论学习多么累,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板书,都记在心里。

面对周围寄希望于报校外培训机构快速提分的氛围,天津理科考生周言说,自己没有上过补习班,只要“上课认真吸收老师讲的知识,下课后再反复回顾,就已经足够”。

浙江省理科考生张楚衣也表示几乎没有参加过课外辅导班,无论是父母还是她自己都很信任学校和老师,上课、学习完全顺着学校的节奏走。

湖南学霸考生刘宇薇也说,从高中起她就没有参加过补习班,学校给的一两天假期,她就用来整理和归纳学过的知识。她认为,这样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节奏,去补习班对自己来说可能得不偿失。

发现四

“起跑线”:学校普通给了我加倍努力的理由。

彭雨心(化名)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就读于当地普通公办学校。在她看来,母校的学校师资、硬件虽不比名校,但这却给了她加倍努力的理由……

学霸们都是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吗?出人意料,问卷结果显示,27人中,有81.48%上的是普通幼儿园,66.66%上的是普通小学,44.45%上的是普通初中,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未没有比其他同龄人有着更高的起点!

不过,在高中阶段,接近一半受访考生来自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国家级示范高中,仅有14.81%就读于普通公办中学。

其实,在澎湃新闻往年的调查中,也显示了类似的情况:2015年,29名受访考生中,93.1%上的是普通幼儿园,72.4%上的是普通小学,41.3%上的是普通初中。2017年,曾在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就读的受访考生分别占95%、67.5%和52.5%。

北方地区一学霸考生彭雨心(化名)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就读于当地普通公办学校。在她看来,母校的学校师资、硬件虽不比名,但这却给了她加倍努力的理由,“所以我上课该怎么听就怎么听,课后会给自己加码,会总结规律技巧之类的。”她补充道,课后的学习她会有自己的安排,高中时,会为了多做一套题而每天早起一个多小时。

发现五

爱好:大写、加粗、标红、加下划线的——看书!

“我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熏陶,涉猎了一些国学经典,读过很多哲理性的话语。”浙江理科考生胥嘉政表示,自己从小学就开始读四书五经,对古代先贤的崇敬溢于言表,“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这种品性就特别值得去学习。”

学霸们在生活中也是兴趣广泛,文学、古琴、品茶、篆刻、电影、音乐、游戏、运动等领域都各有涉猎;而其中看书是他们的最大爱好,甚至,有7位考生说追过星,但他们的偶像中,作家、体育明星、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比如,广西文科考生周君柔是作家八月长安的书迷,小学四年级就读过她的书。她说,八月长安的小说背景都设置在中学,书里的人物大多是学霸。进入初中后,她发现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仿佛就是小说场景的重现。于是,周君柔开始关注起八月长安的贴吧、微博。

到了高三,为了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周君柔有意识地控制了自己看课外书的数量,只留了一本短篇散文集《时间的女儿》在手边。“高三备考日复一日很枯燥,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虽然书不会带给我什么学习方法,但我就是喜欢随便翻一翻,看完后整个人就会特别平静”,周君柔说,那段时间这本散文集成了她的精神食粮。

相比之下,辽宁文科考生史天乐在阅读方面涉猎比较广泛。作为文科生,他从小就爱看书,中西方近现代文学作品、诗歌以及科幻类作品都是他的“心头好”。

北方某省文科考生彭雨心(化名)也是从小热爱文学,参加过一系列征文比赛并取得荣誉,她最喜欢“学术性的书和哲理性的书”,认为“前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后者就是提升心理上的精神层面的人格素养”。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