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医院】冬令进补:膏方不是越“高”越好

上海长征医院 徐晶钰 2018-12-13 膏方|膏剂|膏滋方|成药|滋补 (2805)

膏方,又称膏剂,以其剂型而得名,属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大剂型之一。

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用膏方多用于治疗外科疾患,内服膏方又分为膏方成药(如川贝枇杷膏等)和膏滋方两类。

近几年百姓日常生活中所提及之膏方多指膏滋方。


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人亦应之。

冬季主藏,是人体吸收营养、贮藏精华、恢复健康的最佳时机,所以长期以来,民间就流传着冬季进补的习惯,民谚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

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膏方因其辨证施治、疗效确切,药性缓和、药力持久,便于保存、携带方便,口感较好、易于接受等突出优点,日益收到追捧。每年冬季,都会在国内掀起一场“膏方热”。

但目前社会上选择膏方,却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膏方 “越补越好”

毋庸置疑,膏滋药因含有鹿角胶、龟板胶、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和随体质不同而加入的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扶正药物,具有明显的滋补作用。


但膏方并非“越补越好”。人们服用膏方的目的是为了调整体质的偏颇,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冬令进补首先一定要做到按需进补,这就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体质和疾病特点,针对性地开具方药,如果不加甄别,一味过补、滥补,不仅补而无益,反受其害。尤其在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的当下,真正体质大虚、纯虚的群体很少,更多亚健康群体虽然以“疲倦乏力、精力不济”为主要表现,但往往确实虚实夹杂,甚至病机上乃是以实为主,这就要遵循“通补则宜,守补则谬”的原则,补益同时要配合宣通导滞、条畅气血的药物,方能做到有益无害。

我们临床经常见到许多消化功能不良的人,在进食膏方而出现腹胀、嗳气等不适,这往往就是没有处理好通与补的关系。

误区二:膏方 “越贵越好” 

药无贵贱之分,只要能够治病调体、增进健康,就是适合自身的“好药”。所以膏方的开具应在适合自身体质的情况下,根据病情合理地选择药物,且不可以价论药,误以为膏方就必须加入野山参、冬虫夏草、鹿茸、燕窝等昂贵药材。否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可能反受其害。

如有人在服用膏方后出现齿龈浮肿、鼻衄齿衄,或者心烦失眠、血压增高等,这些都是补而不当的恶果。



误区三:膏方 “人皆可服” 

膏方是药,不是一般的滋补品、营养品,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膏方。

一般而言,膏方的适用对象主要有三种人:

一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平时常觉体力不支,精力不够,难以胜任紧张烦劳的日常工作;

二是慢性疾病或病久而致全身虚弱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贫血等;

三是康复患者,如手术后、放化疗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极度虚弱。

另外,儿童进补尤其要慎重,除了那些反复感冒、素有慢性疾患及发育迟缓的特殊群体,临床一般不主张给儿童开具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