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二院】又被孩子气病了?这回不得了,气出致残性疾病来了…

浙医二院 2018-12-18 偏头痛|紧张型头痛 (2544)

早上8点面对多到无从下手的工作,头痛!

晚上8点:面对屡教不会的孩子,头痛!

生活中的头痛

头痛,确实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情况下,头痛是一时的,可能会逐渐减退至消失,所以多数人都不太在意,常常觉得忍忍就过去了,但果真忍忍就可以了吗?头痛的处理可以如此随意吗?在此,浙医二院的头痛专家刘恺鸣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大家,关于头痛,那些你应该知道的常识!

按照2018年最新版的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和诊断标准(ICHD-3),头痛共有380多种类型!由此可见,头痛的复杂程度远远超乎大家想象。

首先,头痛来袭时,千万不要抱着“忍忍就过去了”的心态。因为很多表面看起来简单的头痛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病因!所以,新的头痛症状发生时,既不能单纯被动的忍着,也不能盲目随意的自行服用止痛药,而是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查明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划重点,尤其是发生以下头痛症状的情形时:

  • 突然发生的头痛

  • 持续加重的头痛

  • 伴有发热、颈强直、皮疹等系统性病变征象的头痛

  • 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 50岁后的新发头痛

  • 妊娠期或产后头痛

  • 头痛随卧、立位的体位变化诱发或加重

  • 刘恺鸣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遇到以上情况的头痛,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偏头痛是什么鬼?

偏头痛这个词,想必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对某些深受困扰的人来说,更如家常便饭般,其实偏头痛,并不只是吃颗止痛药就能对付的,它还有个“医学艺名”——发病率最高的致残性疾病!

偏头痛的发病率的高达10%。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偏头痛已经成为全球前六大致残性疾病,可见它已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偏头痛发作时,病人无法正常工作,处于失能状态。

在发达国家,80%的病假条源于偏头痛,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沉重的社会负担(请不要想歪,这不是给你提供请假的借口…

偏头痛的自我诊断通过简单的3个问题,大家可以快速地判断自己是不是患有偏头痛:

1)3个月内是否有一天因头痛而需要休息?

2)头痛时会有恶心或呕吐吗?

3)头痛时会觉得光线特别刺眼吗?

如果超过2个√,则很可能就是偏头痛!如果只有1个√(不包括你偷懒编的请假理由…),或者1个都没,那么恭喜你,你偏头痛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偏头痛常见的诱发因素

那么,对于那些不幸命中偏头痛的人群,这些诱发因素就要引起注意了…

  • 内分泌因素:月经、排卵、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

  • 饮食因素:酒精、富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味精、巧克力、奶酪、饮食不规律。

  • 心理因素:紧张、应急释放周末或假期、焦虑、烦恼、抑郁。

  • 自然环境因素:强光、闪烁等视觉刺激、气味、天气变化、高海拔。

  • 睡眠相关因素:睡眠不足、睡眠过多。

  • 药物作用:硝酸甘油、西洛他唑、利血平、雷尼替丁等。

  • 其他因素:头部创伤、强体力劳动、疲劳等。

  • 偏头痛的治疗

  • 发作次数频繁的偏头痛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服用止痛药。刘恺鸣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因为偏头痛属于致残性疾病,如果怀疑是偏头痛的患者,建议来头痛专科门诊进行规范性的诊疗。

  • 紧张型头痛

  • 紧张型头痛也是日常中最为常见的头痛类型,约占全部头痛的40%。紧张型头痛患者常有焦虑、抑郁、易激惹等情绪,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提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系紧张型头痛的诱发或加重因素。试想,在人生的重大时刻,都因为紧张头痛而语无伦次,那该有多么懊恼! 

  • 紧张型头痛鉴别要点

  • 那么,怎么判断是紧张型头痛?
    多为双侧头痛

    • 每次发作持续30分钟至7天

    • 非搏动样(多压迫感或紧箍样)

    • 轻至中度

    • 平常生活如行走、爬楼梯等活动不会加重头痛的程度

    • 头痛时而伴随明显的恶心或呕吐, 可伴有惧怕光线刺激或嘈杂声响两项中的一项

    • 紧张型头痛的治疗

    • 每月头痛时间超过15天并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紧张型头痛,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以阿米替林或SNRI类的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为主。

    • 紧张型头痛的预后

    • 一项随访12年的研究显示,45%的患者可达到基本缓解,39%的患者仍有频繁发作,16%患者发展为慢性。所以,头痛可不是单吃颗药就了事的,及时查明病因,对症服药或干预治疗才是正经事。

    •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生活水平要高,生活质量也是要追求的。所以,工作要做好,身体健康更是首要的;孩子要教好,为了教好气病是不值得的。

    •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