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身体会啥会无缘无故出现乌青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18-12-19 乌青块|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2490)

乌青是如何产生的?

乌青是由于皮下血管破裂,血细胞漏出至血管外并积聚在皮下组织中而形成的。生活中人们见过的乌青总是形态各异。在医学上,根据乌青直径从小到大,我们将其分为:出血点、紫癜和瘀斑。

乌青的颜色也并不是“青一块紫一块”那么简单,如果你细心观察便会发现,乌青一般在早期呈暗红色或紫色,逐渐会转变为黄褐色或黄绿色,然后才慢慢退去。这是因为血管中漏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素,此后血红素不断分解代谢变化为其他物质,进而产生了这样的颜色变化。

一碰就乌青,这是为什么?

正常人体具有非常精密而又复杂的止血系统,当机体遭到外来创伤时,便会启动“应急防御体系”。要理解为什么会产生乌青,就一定要对这套体系建立基础认识。简单来说,这套系统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血管、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血管:人体的血管好比河堤,血液好比河水。在我们皮下组织中,分布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平均直径只有8微米,比头发丝还要细10倍。血液通过这些血管到达组织,供给活动所需的养分

血小板:血管中的血小板就好比堤坝中的砖头。当血管出现破口时,它们会快速聚集到破裂处,封堵住血管的薄弱部位,避免出血的发生。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好比水泥,它们能够将血小板紧紧粘附在一起,就好比将砖头都粘附在一起,砌成坚硬的堤坝,避免出血。

在正常情况下,碰撞后毛细血管壁会发生破损。与此同时,破损部位的血管会迅速收缩闭合,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也会蜂拥而至,齐心协力避免出血的发生或范围扩大。

如果损伤较大,我们的应急防御体系没来得及充分止血,血管中的血液就会有一部分进入到我们的皮下组织,这部分的皮下出血便成为了我们看到的乌青。所以,对于大部分正常人而言,只有当碰撞的力度较大,对毛细血管产生足够破坏时才会出现乌青现象。

但是,对于防御体系存在异常的个体而言,可能轻轻一碰、甚至在没有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乌青。如果你理解了止血所必须的三大要素,那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也就不难解释了。

01血管脆性增加

在轻微损伤后即可破损,或者弹性较差无法快速闭合;比如老年人常见的血管性紫癜,就是由于血管弹性变差所导致。

02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存在异常

体内少了这样的一支“抢险突击队”,自然出血风险会相应增加;比如年轻女性多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是由血小板减少所导致。

03凝血因子数量或功能异常

人体体内的凝血因子种类繁多,各司其职,缺乏其中任何一种因子均会导致出血风险升高。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血友病就是一种遗传性的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一般在幼年就会出现轻伤后出血不止的情况。

一碰就乌青,我该怎么办?

当你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乌青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镇定。虽然很多韩剧的桥段都会把诸如乌青、流鼻血等作为女主角得了白血病的引子,但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这类事件的概率真的很低。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初步判断你是否需要去医院就诊。

回忆:  是否有碰撞过出现乌青的部位;

再回忆:  是否近期有频繁发生乌青现象。是否服用特殊药物;

观察:  乌青的大小,部位,分布,形态等特点;

再观察:  除了乌青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

通过以上的几点的判断,发现仅仅是单个部位的乌青,并且你没有感到其他不适,建议继续观察。

一般来说,乌青会在两周左右被完全吸收。如果你觉得两周时间太长,可以通过早期冷敷(伤后一天之内),后期热敷或擦红花油、云南白药等活血药物加快吸收进度。但其他诸如穿刺放血、拔罐等民间疗法均存在一定创伤,建议不要在家中轻易尝试。

如果在判断过程中,您发现了以下几种情况,就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

1)短时间内出现全身多部位乌青,或是乌青范围逐渐扩大,吸收延迟;

2)在乌青出现的同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例如: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腹痛、血尿、大便发黑、鼻出血、头晕乏力、皮肤发黄等;

3)少年儿童自幼便出现轻伤后大片乌青或皮下出血,且亲戚中有同样情况;

4)最后这点非常重要!很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长期使用某些预防血栓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而这些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会导致您更容易出现乌青。如果您正在服用此类药品,建议至给您处方这些药物的医生处复诊,评价是否需要调整药物使用方法。

医者·说

人体是一个非常精密的仪器,它总是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保护我们。乌青的轻易出现是一个“信号”,能够让我们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一般情况下,通过病史询问以及化验检查医生都能找到产生乌青的根源,从而对症治疗,避免更为严重的情况发生。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