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一受凉就拉肚子,真的是肚脐眼儿受风了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18-12-29 肚脐着凉|肠易激综合症 (2881)

那么,为啥肚脐受凉会引起强烈肠鸣音?肚脐受凉和消化道疾病有啥关系

01肚脐为什么很怕凉?

中医有穴,称“神阙(shén què)”,也叫脐中、气舍、气合,在脐中央。这是胎儿连系脐带处,输送营养,灌注全身,故又被称为“命蒂”。

肚脐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是最怕着凉的地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处,易受凉而染风寒。

另外,《素问》篇云:“……冬为飧泄,奉藏着少。”  提出了冬季腹泻的理论。

02便秘、腹泻或是二者交替?你可能患上了IBS~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diseas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改变。典型的排便习惯异常可表现为: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同时可有腹胀或是腹部膨胀的症状。

罗马IV诊断标准:在诊断前至少至少6个月,近3个月内每周至少1天反复发作的腹痛,且伴有以下两项症状或两项以上:①与排便相关;②发作时伴排便次数改变;③发作时伴排便性状改变。

罗马IV根据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BSFS)作为IBS亚型的分型标准(基于患者14天的日记):

IBS便秘型(IBS-C):大于25%的排便为Bristol粪便性状1型或2型,且小于25%的为6型或7型;

IBS腹泻型(IBS-D):大于25%的排便为Bristol粪便性状6型或7型,且小于25%的为1型或2型;

IBS混合型(IBS-M):大于25%的排便为Bristol粪便性状1型或2型,且大于25%的为6型或7型;

IBS未定型(IBS-U):患者符合IBS的诊断标准,但其排便习惯无法准确归入以上3型。

03肚脐受凉会诱发腹泻型IBS?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是指,稀/水样便大于25%,且块状/硬便小于25%,结肠推进性蠕动明显增加,可伴腹痛。

IBS的发病机制包括:

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

小肠通透性增加、免疫激活及肠道菌群改变;

脑肠轴调节功能紊乱。

肚脐受凉可诱发IBS引起消化道相关症状——腹部受凉、冷刺激 → 内脏敏感性增加 → 胃肠道痉挛 → 腹痛、腹泻。

那么,IBS如何确诊?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临床特征、用药史以及心理精神史,再加上常规的体检即可诊断大部分IBS。

对有报警症状包括发热、体重下降、便血或黑便、贫血、夜间或顽固性腹泻、严重便秘、腹部包块、以及年龄因素)者,应做肠镜和其他进一步检查。

04患上IBS应该注意啥?

IBS为良性过程,症状可反复或间歇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但一般不会严重影响全身症状,在医生的帮助下,经过健康教育、心理情绪疏导、合理用药,可在数周至数年内达到症状缓解。

对重症、顽固性病例,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达到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

由于腹部受凉可加重IBS症状医生为大家送上“秘籍”:

①重视腹部保暖。衣服要选用轻、柔软、膨松、保暖性强的材料,如羊毛、丝绵、羽绒、新棉花等。

②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不喝凉水,睡觉时注意盖被,避免腹部受凉。

③适量运动,来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温差的适应能力。

④放松心情,改善焦虑症状。

⑤调整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大量饮酒、咖啡因、高脂饮食或是食用具有“产气”作用的蔬菜和豆类等。

⑥合理用药:对于腹泻型IBS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洛哌丁胺或苯乙哌啶,轻症者可选用吸附剂,如蒙脱石散等。对于腹痛症状严重而一般治疗无效且伴有明显精神症状的腹泻型患者可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

⑦如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症状持续性加重或影响睡眠及其他报警症状,应及时就诊。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