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院】孩子感冒怎么那么容易引发中耳炎?可能您有一个动作做错了

上海新华医院 2019-01-05 中耳炎|感冒 (3022)

专家告诉你:普通的感冒只要注意休息,对症治疗,一周左右会痊愈,但对孩子来说,感冒如果不予重视,尤其对于抵抗力教差的儿童,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比如中耳炎。

在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门诊和急诊,常常有感冒引发中耳炎的孩子来就诊,医生在询问病史中发现,家长往往会让孩子做这个动作。

这个动作就是——擤鼻涕!你会给孩子擤鼻涕吗?来听听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军主任给予的专业解释吧!

为什么感冒后不能用力擤鼻涕?

人体的鼻咽部和中耳是相通的,相通的管道称之为咽鼓管,感冒后鼻咽部的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这个管道侵犯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因为小孩子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咽鼓管短而且直,所以小孩子得中耳炎的风险相对较大。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婴幼儿,冬春季多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治疗不及时病人可导致鼓膜穿孔引起患耳流脓及听力下降

临床表现:突然发生的耳部疼痛,常伴有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患者在穿孔前疼痛较剧烈,穿孔后患耳有脓液流出疼痛可缓解,耳鸣、耳闷并伴听力轻度下降。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儿童可伴高热,并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治疗方法;

1.全身治疗

尽早抗生素使用控制感染,一般可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如鼓膜穿孔可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高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可采用降温及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可使用1%酚甘油滴耳,同时给予抗生素滴鼻液滴鼻,用于减轻咽鼓管的水肿和炎症。

鼓膜穿孔后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脓液后给予抗生素滴耳液滴耳。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容易被发现,因为患儿多有感冒的病史,有耳痛、发烧的症状。而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则隐蔽得多,症状很少,小孩子自己不能体会、述说,家长不易察觉,等到被医生发现,往往不能回忆起病史的长短,即耳朵不好从何时开始。分泌性中耳炎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对儿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起听力下降。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呢?

它是以耳朵里积液和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之所以在儿童期高发,是因为儿童的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肥大,以及咽鼓管软骨弹性差,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有腭裂的儿童更易患此病。

临床表现:听力减退、耳闷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但因儿童不会自己表述,有时家长会发现小儿看电视音量响、叫他不理不睬、注意力不集中等才会就诊。更多的是因为急性中耳炎耳痛就诊,被医师发现有分泌性中耳炎。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家属应尽早携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根据病史及专科检查,结合声导抗、耳内镜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继发于用力擤鼻、坐飞机后或者感冒以后,需要使用滴鼻液,并辅助使用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激素、促纤毛活动药物等。成年人可以鼓膜穿刺抽液,儿童不建议鼓膜穿刺,以药物治疗为主。

2.慢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对于儿童,慢性期鼓励多咀嚼促进咽鼓管功能,连续三月不好应考虑鼓膜置管,同时应该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

早诊早预防

预防:因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较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所以最佳的预防方式就是加强体质,尽量避免出现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明显脓涕时,尽量避免捏鼻吹鼻涕的动作,可减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家长平时应该如何护理?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保证小儿情绪愉快;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坚持户外活动,接受阳光和空气,增强体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少带宝宝到超市、影院等人多的场所

2、注意保持鼻腔畅通:适当多饮水、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请专科医生指导通鼻用药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于小宝宝,可以用医用吸鼻器帮助吸除鼻腔中的黏液。

3、勿同时捏住双侧鼻孔擤鼻涕:感冒鼻分泌物较多时,家长切勿同时捏住双侧鼻孔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纳尼!T.T怪不得小编这二十几年来每次用力擤鼻涕都耳朵疼.......)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