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回龙观】总是担心说错话\做错事\反复思考和回忆是怎么回事?

北京回龙观医院 2019-01-06 强迫症|焦虑 (3534)

几乎所有的人可能都经历过强迫现象:比如有时会有一首歌老在脑海里响起,或者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甚至会因此回家检查。儿童、少年也会出现强迫现象,比如儿童在马路上行走时,走四步必须跳一步才能继续向前走等。可以说人人都可能会有强迫现象,如果一般来说这种强迫现象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不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障碍的话,就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而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等均有关系,尤其与患者的个性特点紧密相关,比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具备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容易患强迫症。

强迫症状一般包括:

01强迫观念: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②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02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

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一旦确诊强迫症,治疗上要考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首先,要解除对自己强迫症状的紧张和害怕,对自己的症状要采取“不理、不怕、不逃避、不对抗”的态度,做到顺其自然,这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因为强迫症状之所以出现,往往恰恰由于患者不允许这种症状出现,非要和它对抗,这反而是在提醒、强化自己产生强迫症状。此时你越是强烈地强迫自己“不强迫”,实际上就越是强迫自己去“强迫”。

其次,个性要重新塑造,改变自己的不良人格结构,树立起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无畏、果敢的思维方式,绝不是一心一意地企图立刻消除症状,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