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别慌,乳腺癌术后转移有对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9-02-21 乳腺癌|术后转移 (3537)

之前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

乳腺保卫战前两招

预防筛查

科学管理

相信以上这些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攻略,可以缓解不少女性的焦虑。今天我们重点介绍一下,一旦不幸乳腺癌复发转移,如何紧张而不慌乱,采取相应的战术,积极规范诊断和治疗,从而获得有质量的长期生存的策略。

战火初燃于一角,围歼!

侧发生乳腺癌,应按照新发的乳腺癌处理,因为乳腺癌术后转移至对侧乳房十分罕见,双侧乳腺癌病理并不一定相同。建议检测血BRCA1、BRCA2等基因,因为双侧乳腺癌多见于有遗传高危因素患者,若携带以上基因,本人卵巢癌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子女的遗传风险也较高。

手术侧乳房或胸壁局部复发、同侧锁骨区或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则是能完整切除就首选手术,一方面明确诊断是否为乳腺癌转移抑或是炎性增生,另一方面达到治疗目的,后续可联合局部放疗进一步降低再复发风险。若不能完整切除,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局部放疗或先化疗再放疗。

以上情况我们称之为局部或区域复发转移,战火初燃于一角,因此战术指导原则是围歼,缩小包围圈把敌人一举歼灭。

战火四处蔓延,莫慌!

多发骨转移最常见,发生率65-75%,因骨转移以骨痛为首发症状占27-50%,即使广泛骨转移和骨痛很严重也并不意味着进入生命倒计时,因为其多不危及生命,有效的治疗手段相对较多,疼痛可很快控制,生存期相对较长。但是,要特别关注骨转移的并发症:骨折。尤其是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脊髓压迫,影响肢体活动甚至瘫痪,因此需要早发现和早治疗,除了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可选择口服药物)等控制肿瘤外,还有抑制肿瘤骨破坏和修复加固骨头的药物,约每月使用1次,预防骨折。患者平时要注意避免弯腰、提重物,注意补钙和多晒太阳利于钙吸收。

内脏转移例如肺、肝脏、胸腔和腹腔转移等预后相对不如骨转移好,但因转移病灶数量和位置等预后相差很大。初期可无任何不适,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症状,例如咳嗽、上腹不适、胸闷气短和腹胀等,因此定期复查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疗效会更好。有些患者认为已经广泛转移,没有治疗必要,千万别轻易放弃,大多数乳腺癌对化疗比较敏感,有些类型有靶向药物可选择以提高疗效,即使出现内脏危象(例如弥漫的肝转移导致肝功能异常)也可能获得转机,进而长期生存。

脑转移较普通的内脏转移特殊,但并不是代表着病入膏肓。在发生脑转移的所有肿瘤中,乳腺癌仅次于肺癌,名列第二。其中HER2型三阴性乳腺癌易发生脑转移。脑磁共振增强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最为灵敏,较CT而言不易漏诊。当出现头痛等症状而未发现脑肿块时,需警惕脑膜转移可能,这在乳腺癌中并不罕见,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发生率较高,因病灶隐匿和症状不典型,往往不易早期检出,需要进行腰穿等检查从而进一步确诊。当有乳腺癌病史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请务必到肿瘤专科就诊。脑转移治疗方法有放疗、手术和药物治疗,目前新药层出不穷,多学科多种治疗手段,即使脑转移也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孙子兵法曰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谋定而后动”告诉我们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

乳腺癌怀疑复发转移后第一要紧的是先明确转移灶病理。通过微创穿刺活检取转移灶组织,确定是乳腺癌转移,而不是虚惊一场或得了其他肿瘤,更关键的是乳腺癌转移灶可能与原发灶性质不完全一样,后续的药物治疗根据转移灶病理选择则更有针对性,疗效会更佳。

“知止而有得”是知道在合适的时机收手才会有收获。

复发转移后的治疗并非生命不止化疗不息。例如在挽救化疗有效并达到一定周期后,我们会选择副反应较小和耐受性好的药物进行维持,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达到细水长流、延年益寿。

总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并不可怕,交给肿瘤专科医生,系统地制定方案,优化治疗细节,高质量地生存并不是梦。

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