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丨全球11亿年轻人有听力损失问题,你的耳朵还好吗?
今年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 “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全球12-35岁的年轻人中,约11亿人正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如果不积极干预,预计到2050年,有超过9亿人患残疾性听力丧失。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觉得“可以听见,听力就没有问题”,这种观念使得听力检查在我们日常健康检查中最容易被忽视。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教授提醒大家:听力检查及听力保健非常重要!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出现听力损失?
如何判断耳朵出了问题?
开始出现耳鸣,就提示大家耳朵可能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还有一种情况多被身边人注意到,比如说话总打岔,甚至看视频或者听音乐时需要把音量调到很大。
导致听力损失的因素有很多。如不良生活习惯、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及各种疾病等。如孕期感染,可能会造成宝贝听觉器官发育畸形;有些偏远地区因条件限制或宣教不及时,使用耳毒性的药物,可能会造成双耳听力下降;另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高脂饮食、长时间佩戴耳机等,也是造成听力下降的高危因素。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
未能及时检查听力,危害多多!
尽早进行听力检查能够排除是否存在听力问题。如果听力检查显示轻微的听力下降,或者在早期阶段,可能提示您需要注意日常的聆听环境、生活作息,整体健康状况需要调整,早期发现问题可以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
而听力问题如果在早期被忽略了,可能会持续加重,造成不可逆的状态,这时再调整生活方式或整体健康可能就不奏效了。
1.增加患上抑郁的风险
有听力损失的人,由于交流障碍,慢慢会倾向独处,封闭自己,长期如此,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增加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2. 影响人际交流
我们并不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需要与他人不断沟通与交流。听力出现损失后,与身边亲友的沟通就会愈发不畅。事实上,很多患者的听力问题就是由他们的家人第一个“诊断”出来的。当您有听力损失时,您的家人与您沟通就会有困难。需要不断地重复或者提高音量,跟您说话,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与情绪。
如果不及时发现听力损失,对于您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来说,他们经常会因为您感到受挫或苦恼。比如,您可能会经常误解他们的说话内容,还会经常指责他人。同样,他们也会感觉您注意力分散,对事情漠不关心。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您的人际关系。
3.容易患上痴呆
有研究显示,患有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比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更容易患痴呆。
有听力损失的老年人不愿意与社会沟通,导致大脑处理信息和认知能力的功能性退化;辨识和理解声音很困难,或负责处理语言和认知的大脑区域本身存在问题。因此,如果不及时通过听力检查发现听损,患上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
4.对职业发展影响很大
听力损失对职场人士的影响无疑是更大的,比如谈话中错过同事客户的重要信息,轻易误解别人的意思,长此以往,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会遭遇严重挑战。所以早期接受检查并尽早进行相应干预,大多数患者完全可以重回正常工作轨道。
5.儿童听力损失影响孩子一生
语言发育和基础教育都在儿童阶段,没有良好的听力作为基础,孩子的言语能力就无法正常发展,严重的听力损失还会造成我们常说的“十聋九哑”。而没有良好的听力作为基础。孩子的学习也会面临巨大挑战,无法跟上正常学习进度,甚至不得不接受特殊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将面临各种特殊压力。所以听力损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如何保护听力免受损失?
首先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尽量少去噪音大的地方如KTV、舞厅等;
年轻人不要长时间配戴耳机,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
女性在怀孕期间,应预防感染;
减少不正确的挖耳次数或避免挖耳,因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起耳道或者鼓膜损伤,引起耳道炎、鼓膜炎,进而影响听力;
老年人应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老年性耳聋;慎用耳毒性药物。
如果发现耳朵出现问题,应尽早到专业机构就诊,对于65岁以上老人及听力损失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听力。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出现听力损失?
如果有听力损失,务必及时到专业机构或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及时干预,以便于改善您的生活质量。
医院首先需要给患者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听力下降。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以将听力下降分为三类:感音神经性、传导性、混合性耳聋;根据听力下降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耳聋。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和听力重建手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如针对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有助听器和/或人工耳蜗植入;针对传导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的有植入的骨导助听器。
针对特殊人群,应当特殊对待。很多儿童两三岁了,仍不会说话,很多家长开玩笑说孩子是“贵人语迟”,实际不然,这些孩子多数可能是先天性耳聋,他们听不到就不会说话。这就需要做到关口前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发现,尽早干预。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