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动脉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9-09-22 动脉瘤 (2323)

案例一:

李阿姨,49岁,头痛半月,外院脑血管造影(DSA)显示动脉瘤,为进一步诊疗于4月10日门诊收入院。李阿姨患有慢性高血压病五年之久,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平稳。医生综合评估后,建议李阿姨择期做手术(动脉瘤栓塞术),没事的时候尽量卧床休息。术前1天,李阿姨略感便意,独自去厕所排便,用力屏大便时,不幸发生动脉瘤破裂,经抢救后转入重症监护室。

案例二:

张伯伯,54岁,头痛、头晕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怀疑动脉瘤可能,于7月2日门诊收入院。张伯伯无高血压等慢性病病史,经DSA检查后,确诊为动脉瘤,择期做手术(动脉瘤栓塞术)。住院期间,张伯伯也要上厕所,留着家人在厕所门口焦急地等待,值班护士看到后火速地给张伯伯送去开塞露,排便通畅的张伯伯没有重蹈李阿姨的覆辙,积极配合治疗,术后5天康复出院。

李阿姨和张伯伯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动脉瘤为何会破裂?我们该如何去应对?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任性”的动脉瘤。

01动脉瘤面面观

什么是动脉瘤?

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动脉瘤破裂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动脉管壁部分位置薄弱,血流冲击下形成异常膨出,就如汽车的轮胎发生的鼓包,一旦压力过高,就有可能会爆胎,也就相当于动脉瘤破裂出血。

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根据发生率由高到低,动脉瘤好发部位依次是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

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

动脉瘤破裂大都是突然发生,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因素都可能是诱发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疼、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脑疝,甚至呼吸骤停。

局灶症状

动脉瘤可能会压迫临近结构,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如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内收和上下视不能,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脑动脉痉挛及脑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动脉痉挛发生率为21%-62%,多发生在出血后3-15日,广泛痉挛可导致脑梗死,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甚至死亡。

常见病因

先天缺陷大脑动脉环(Willis环)的分叉处动脉壁先天性平滑肌层缺乏;

后天退变: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破坏动脉内弹力板,导致动脉壁膨出形成囊性动脉瘤;

其他:感染、创伤等也有可能形成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动脉瘤破裂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瘤管壁周围的炎性反应、动脉瘤大小、全身性感染、吸烟史、家族史,以及动脉瘤的形态和动脉瘤的血流冲击方向等。

在开头的案例中,李阿姨患有高血压病史,这是动脉瘤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其在大便期间过度用力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使得动脉瘤薄弱的管壁破裂,发生脑出血。若李阿姨在排便不畅时,没有用力屏大便,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采取干预手段,或许结局会有不同。张伯伯确诊为动脉瘤后,听取医护人员建议,保持大小便通畅,降低了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并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动脉瘤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动脉瘤并非肿瘤,更像是脑动脉磨损,可以理解为机体的正常衰退老化过程,就像路面或是汽车轮胎需要定期检修和养护。有些动脉瘤体积小且形状规则,形似“钢盔”,或者周围有坚硬的组织支撑,出血概率不高,自然不必大动干戈,只需密切观察即可,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防止出血和控制动脉痉挛。

手术治疗

当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应尽早实施手术,并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扩容血管。依据不同的特征,采取的手术方式包括:经血管内栓塞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载瘤动脉夹闭及动脉瘤孤立术、动脉瘤包裹术。

02生活方式管理

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及美国卒中协会关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管理指南,应预防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避免动脉瘤出血以及动脉瘤出血后再出血。

饮食与生活

吸烟有害健康,动脉瘤患者更应该远离香烟,避免酗酒,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大小便通畅,保持身心愉悦,避免情绪激动。

控制血压

服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预防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心脏肾脏及其他终末器官损伤。

遵医嘱

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尼莫地平、抗癫痫药物等。如果是癫痫患者,在围手术期也需要严格遵医嘱增减药物或停药,避免因擅自停药或减量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变化,诱发癫痫。 

弹簧圈栓塞术后

有些患者会出现暂时性的头痛,通常会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用焦虑也不用担心,根据医嘱服药控制头痛即可。

动脉瘤夹闭术后

患者切勿进行攀高、游泳,也请不要驾驶车辆或者在炉火或高压电机旁作业。如需外出,记得携带相关证明或家庭联系资料。

定期随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请患者们务必要定期随访,若有病情变化,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