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50岁,肠镜一定要安排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0-01-27 结肠镜|结直肠癌 (3183)

1.神出鬼没的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相比其他起病隐匿而迅速的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其自然病史会很“漫长”,长达5-15年之久。 

结直肠癌的发生,起源于一个“小小”的息肉。它是由于肠道局部黏膜异常增生而产生的一个个扁平或突出的“小隆起”,最初可能仅几个毫米大小,并且多数时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

然而它会耐心地潜伏在患者的肠道中,静静地生长、长大,等待时机,直到在特定时机下发生癌变,转化为夺命的“杀手”。

肠道增生转变为癌的全过程: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

无症状并不代表没有问题,正在进展过程中的息肉癌变过程,通过普通的验血、B超或者CT是很难发现端倪,等到有症状往往已为时过晚。

2.结直肠癌,最容易预防的癌症

结肠镜对于结直肠疾病的早期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有数据表明,通过结肠镜早期发现了癌变,在有效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也有90%以上。

结肠镜,实际上是一种现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软性纤维内窥镜。医生通过结肠镜可以全面检查肠道情况,到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的全部大肠以及与大肠相连的一小段小肠(回肠末端)。

结肠镜成像清晰便于观察,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可以精确定位病灶,有的放矢地对一些可疑病灶进行充分观察并取材活检,清楚地发现并判断肠道病变的性质,同时还可以对部分肠道病变直接治疗。

3.没有不舒服,也需做结肠镜

国际上的主流观点认为,所有超过50岁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是否存在可疑症状,都应该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当有”报警症状”出现时,代表着身体已经敲响了警钟,一定要引起重视,进行一次全面的肠镜检查:

不明原因的长期腹痛;

大便带血,或出现黑便,或黏液血便;

大便次数的变化(腹泻或便秘)或大便形状的变化(大便条变细);

进行性排便困难;

不明原因的贫血;

难以解释的体重下降等。

对于部分高危人群,指存在一系列可能引起患癌风险增加的患者特征,则应将筛查的年龄提前至40岁如:

持续性的大便隐血检查阳性;

以往曾发现过肠道腺瘤的病史;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或存在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本人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

有慢性阑尾炎或慢性胆囊炎病史;

患者来自于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地区。

4.结肠镜其实不可怕

随着癌症筛查的认知不断提高,大众逐渐意识到了结肠镜检查的必要性。可是出于对肠镜检查方式的“恐惧”,还要脱裤子,因此在心理上十分抗拒,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无痛肠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通过使用安全性较高的麻醉药物,短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睡眠,患者“安静”配合,消除了恐惧感和不适感,有效避免了消化内科医生因患者无法忍受配合而导致的诊断疏漏。

检查结束后,患者迅速恢复,如无异常即可回家。并且,肠镜检查都是在私密的房间,检查时不会有其他病人在场,检查医生护士也很少,不会有人围观的!

5.有些人不适合做结肠镜

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进行结肠镜检查。如果患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休克、腹主动脉瘤、急性腹膜炎、肠穿孔等等情况,都应避免肠镜操作。

此外,妊娠、腹腔内广泛粘连及各种原因导致肠腔狭窄者、慢性盆腔炎、肝硬化腹水、肠系膜炎症、肠管高度异常屈曲及癌肿晚期伴有腹腔内广泛转移者、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盆腔手术或放疗病史者等,如必须检查时,须由有经验的消化内镜医生小心进行。

体弱、高龄、儿童或精神疾病不能合作者,检查也需慎重。

2017年美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相比上世纪九十年代,男士直肠癌发病率下降了40%,女士直肠癌发病率更是下降了55%。而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50岁以上人群结肠镜普查覆盖率从21%增长至65%。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