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类人群的营养与膳食建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0-03-08 新冠肺炎|营养|膳食健康 (17857)

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增强营养储备,有助于新冠肺炎的防控与救治,有助于保障一线工作者的健康,对于目前就医环境暂时受限的慢性病患者,做好营养管理也很重要。

轻症患者的营养指导

轻症患者常伴有发热、干咳、全身乏力等症状,发烧时,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亦受到影响。饮食方面可参照以下几点:

一、给免疫力“升级”

1、好好吃饭,早睡早起 

轻症患者临床表现轻微,但可能因食欲不佳、治疗性干扰、精神紧张等,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可借鉴一些痊愈患者所反馈的“早睡早起,好好吃饭”的做法,来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食欲较差者、进食不足者可在医师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增加经口营养补充。

增加摄入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主要指肉奶蛋鱼虾等),每天300g的奶及奶制品,1个全蛋,外加肉蛋鱼虾类150g~200g。最好将每天的蛋白质总量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利用和储备。

鼓励制定作息节律,积极践行,以保证充足精力,避免晚睡或熬夜给免疫力“拖后腿”。

2、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C、维生素A、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铁、锌、硒等,是参与免疫反应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新鲜的蔬果,豆类、坚果和全谷物。每天蔬菜的摄入量最好在500克左右,其中至少有50%以上是深色蔬菜;水果每天摄入量推荐在200g-350g。如条件允许,建议适量口服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鱼油等营养补充剂。

二、把食欲“召唤”回来

1、少食多餐,足量饮水

食欲不佳者可以考虑少食多餐(把注意力转移到吃上,可能更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选择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低脂少渣半流质,每日6~7次。多饮水,轻症患者也可饮用淡茶水、果汁、菜汤、鱼汤、鸡汤等,既增加液体,也补充一部分电解质(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最好要避免荤汤)。

2、慢慢吃,注意清洁口腔

吃得慢有助于消化道积极运输和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能够缓解压力,提升食欲,轻症患者不妨尝试放慢吃饭速度,增加咀嚼过程。饭后漱口,注意清洁口腔,可以增加味蕾的敏感性,提升食欲。

居家人员的饮食建议

一、普通居家人员

1、整体上注意吃动平衡

疫情期间复工延迟,外出减少,许多人改为在家办公,这类人群尤其要注意吃动平衡,以免增重。将主食改为粥、汤面类,减少烹调油,将部分脂肪较高的肉类替换为豆制品,有节制地吃坚果和零食,预防体重增加。

2、孕妇、乳母、婴幼儿、少年儿童、老年人及体重低于正常的成人

建议增加优质蛋白或营养密度较高的食物作加餐,例如:全蛋、奶制品、高质量的肉松、20g以内的坚果。

3、素食人群

为保障蛋白质和免疫相关营养素,尤其强调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每天25g大豆或相应豆制品;蛋奶素食的成人每天至少1个全蛋,300g奶及奶制品。

4、超重和肥胖人群

不建议在此期间节食减肥,以免抵抗力下降,或因酮症、低血糖等情况造成被迫就医。若您家里有运动器械,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二、居家隔离人员

居家隔离人群是指存在感染风险(例如:加入过流动大军,与确诊或疑似患者接触过),但无临床表现的人。请积极进餐,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对提高免疫力极其重要。包括同住人员在内均应使用独立餐具。

1、买食物,先计划

采购前稍作计划,保证全家人的蔬菜、水果、肉奶蛋的储备,其他缺乏的食物可以利用干货储备来补足。采购时综合考虑食物品种的多样性、耐储藏性。常温奶、干制品(木耳、香菇、黄花菜)、冷冻玉米粒胡萝卜杂菜、玉米罐头、番茄罐头等可备荒,蔬菜短缺时,发芽豆是维生素的很好来源。

2、食物烧熟煮透

超市买回来的蔬菜无需特地消毒,彻底清洗,烧熟煮透。目前不推荐吃生鱼片、色拉等生食。

3、相信身体,从容应对

若买不到理想的食材,也不必紧张,人体储备的营养也到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时候。在这里营养师提醒您,请务必藉此疫情,意识到平日合理膳食、储备营养的重要性!

三、注重情绪管理 

居家隔离的人难免情绪不安,甚至影响作息,不妨尝试转移注意力,主动屏蔽负面信息,加强与他人的沟通,疏解情绪。多接触日光,把您的“阵地”从书桌或床上,转移到阳台或窗边。

低水平的维生素D被认为与抑郁相关,食物中沙丁鱼、蛋黄、鱼肝油都可提供该营养素。因隔离期间外出少日照也少,且许多人存在“隐形”的维生素D缺乏,若条件允许,可考虑维生素D补充剂。

四、提倡公筷,减少餐具共用

趁此次疫情,提倡家庭成员使用相对独立的餐具,减少病毒及细菌传播,针对防控疾病从生活习惯上做出积极改变。

新冠疫情下一线工作者的营养保障

一线工作者,目前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疾控或社区的流调排查人员、警察和辅警、各单位或交通出入口的测温人员、医疗物资运输人员、送餐或生活物资配送人员等。

疫情期间,一线工作者工作强度高,生理和心理压力大,因工作隔离原因往往不能回家,饮食规律打乱,作息时间缩短。在这样的情形下,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提供较高热能及营养密度的餐食 

1、正餐高热能和高营养密度餐食

正餐以水分少的食物为主,增加热能,减少跑厕所。侧重碳水化合物和动物性食物,可以多配些“跨界”食物,例如:土豆、山药、南瓜等,在充当主食的同时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豆制品在提供蛋白质的同时,可弥补植物性食物摄入的不足。

2、非工作时段注重液体补充

脱下防护服或休息时段,建议将餐食改为温热半流质,如燕麦粥、汤面条等,减轻应激状态下消化道的负担。

二、食物选择

1、正餐有荤素

注意烹饪细软,切实保温。减少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如红薯、紫薯、西蓝花、菜花、整粒豆类及坚果等)。脂肪有助于提高供能,蛋白质可增加饱腹感和增强抗病能力。

2、方便食品及时补充体能

能量棒、巧克力、压缩饼干、综合麦片等携带方便,能量密度高,能够较快地补充体能;工作期间若出现低血糖,及时吃糖块、巧克力、饼干和含糖饮料。

三、增加口服营养补充

1、膳食补充剂

一线工作者工作体力消耗大,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饮食、饮水、睡眠不足,可增加复合矿物质维生素营养补充剂。若蔬果摄入少,可适当选择膳食纤维补充剂,以预防便秘。

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补充性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较少液体量的同时提供较多的热能和营养素;每日额外口服营养补充能量400-600千卡,保证营养需求。

四、烹饪得当

1、适当调味

烹饪时适当增加口味,如茄汁、糖醋、椒麻等,有助于提升胃口。注意不要频繁使用胡椒、辣椒、咖喱等调味品,以免口腔黏膜溃疡。

2、周到备餐,关怀备至

若条件允许,将水果提前去皮切块(应严格注意卫生原则),便于节约用餐时间,增加休息时间。预备保温设备,使一线工作者能够及时吃到温热食物,缓解压力。

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疫情期间医疗资源紧张,许多慢性病患者的随访规律被打乱,因此,慢性病患者应重视对自身疾病的管理和对病毒的合理防护。

一、做好监测 

居家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心率等指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有明显异常,可采用线上远程医疗咨询或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糖尿病患者

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并做好记录。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老年人可酌情放宽限制。如出现明显心慌、手抖、大汗等低血糖症状,及时测量血糖并进食,纠正低血糖症。

2、高血压病患者

建议采用血压计每日于静息状态下测量血压。无症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至<150/90mmHg。若监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或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改变、剧烈头痛头晕、眼痛、心悸、胸闷等危急情况之一时,请及时就诊。

3、慢性肾脏病患者

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需监测体重、液体出入量、血压、水肿等情况,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最好不要超过干体重的5%。

“在这里需要提醒慢性病患者,应当借此次疫情,注意到自我监测的重要性,家中必备血糖仪、血压计、体重秤等设备,对做好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二、规律用药,合理营养  

慢性病患者应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引起病情加重。规律进餐,合理分配三餐,注意食物多样化;新鲜蔬菜每日300-500g,水果200g-350g,奶类及奶制品300g。疫情期间购买新鲜蔬菜受限,可多储备和食用一些香菇、木耳、银耳、海带等水发蔬菜;控盐注意量化。

1、糖尿病患者

主食宜多选粗杂粮,如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mmol/L)可在两餐间摄入糖分不高的水果。

2、高血压患者

应限制钠盐摄入,根据血压控制情况,每日摄入食盐2~5g,避免食用酱菜、腊肉等过咸食物。

3、慢性肾脏病患者

根据肾功能限制蛋白质摄入,当出现高血压和水肿时,严格控制食盐在每天1-3g或无盐饮食。

三、加强防护,少出门,多备药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多备药。疫情期间,患者及家人尽量减少前往医疗机构,通过网上预约,错峰就医,减少陪同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后就诊。

为避免交叉感染,目前各地已放宽慢性病患者处方药量,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用治疗性药物”的门诊慢性病患者,经诊治医生评估后,视具体情况可多备药量。

四、适度运动、健康心态

疫情期间,外出受限,建议增加做家务、走动的时间,或者利用家里的小型健身器材如哑铃、弹力带等,增加身体活动。

面对疫情,调整好心态,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紧张。保证每日睡眠充足,做好自我情绪调节。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