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该如何预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2-02-10 骨质疏松症 (1691)

说到“骨质疏松症”对更年期女性有哪些影响,可能大家不太清楚,下面让我们来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来了解一下。

51岁的陈女士,1年前开始感到腰背疼痛,但她并未重视,未予治疗。6月前感觉腰背疼痛明显加重,尤其以夜间睡觉时明显,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走路时必须以手托扶腰部,无法从事任何家务劳动,连做饭都需要家人照顾,极大影响生活质量。曾于康复科就诊,予以物理治疗后感腰痛稍好转,但仍疼痛较重。后来听朋友说也曾有腰痛,去妇科就诊,诊断骨质疏松症。于是来到妇科,经骨密度检测后证实是骨质疏松症。经医生评估后予以激素治疗,3月后复诊时感腰痛明显好转,并能从事轻体力劳动,能自己做饭,心情改善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后定期复查,目前已口服激素1年余,腰痛基本消失,自我感觉状态较好。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以及骨折风险增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高危人群?

孕妇,哺乳期女性,绝经后女性,中老年人群,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

国家卫健委2018年10月19日发布的首个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0%,女性患病率达到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51.6%

为什么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

1. 女性一生各个阶段的骨量均低于男性,天生就是骨质疏松症的“青睐”对象。

2. 女性日常运动量相对小于男性。

3. 有些女性为了追求“美感”,过度节食,营养失衡,体脂量过低,甚至继发性闭经或月经紊乱。

4.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造成骨量快速流失。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包括腰酸、背痛、驼背、身高减少、骨折等。危害最大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中髋部骨折是致死率最高的类型,每5人中有1人在1年内死亡,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高。而且骨折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家庭照护成本增加,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如何预防女性骨质疏松症?

1.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加强运动,如慢跑,健康大步走,游泳,打太极拳等;

2. 适当增加日照时间,从食物或晒太阳中吸取充足的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

3. 加强营养,进食足够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虾皮,紫菜,坚果类及其他添加钙的食品;

4. 戒烟,限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类饮料;

5.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老人要注意防止跌倒,家中房间要保持充足的照明,物品摆放位置固定,家中浴室及洗手间要布置防滑垫,安装扶手。

6. 绝经后的女性如果有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症,如果没有激素补充治疗禁忌症,可考虑行激素补充治疗(医生指导下)

哪些女性可以进行激素补充治疗?

当女性在40岁以后,出现和卵巢功能下降相关的系列相关症状,即更年期症状后可以考虑激素补充治疗,以下是激素补充治疗的适应情况:

1. 绝经相关症状:月经紊乱,潮热,多汗,睡眠障碍,烦躁,情绪低落等;

2. 生殖泌尿道萎缩相关问题:阴道干涩,性交痛,反复下尿路感染,夜尿,尿频,尿急;

3. 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

有人说,雌激素会使女性变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不要吃激素。这是真的吗?

很多女性朋友一提到激素就谈虎色变,是因为她们把女性雌激素当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让人长胖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片,可的松片等),而雌激素是不会引起女性变胖的。科学研究发现,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的体重增加是由于体内雌激素缺乏所致,雌激素本身更加有利于女性身材的维护。如果有了低骨量或骨质疏松症,可以在医生的评估后考虑激素补充治疗

美丽人生是每一个女性追求的目标,我们不仅要有美丽的容颜,更要有挺拔的身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骨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症,让我们的骨骼慢慢变老,一直拥有美丽而挺拔的人生。

文 | 妇产科 周江华(主治医师)、王威(副主任医师)

编辑 | 宣传中心 张轩烨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