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小朋友拉肚子了该怎么办?
医生,我们宝宝为什么会拉肚子呀?是不是肠子发炎了?医生,你看看我们宝宝的这个大便正常吗?医生,宝宝一拉肚子我就只给他(她)喝奶了,怎么还是拉啊?
尤其是疫情当前,如何做好腹泻患儿的居家照护,来听听消化科医生的专业讲解吧。
宝宝为什么会拉肚子
1. 各种感染因素:其中病毒感染更为常见,比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细菌感染所占比例要低于病毒感染,目前临床上遇到的社区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中,沙门菌和大肠杆菌较为常见。
2. 非感染因素:喂养不当首当其冲,奶量并非多多益善,或者突然间增加食量,超过了消化能力,或者食物种类不恰当,比如大量水果尤其果汁,大量高脂食物,均可诱发拉肚子。另一种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是过敏,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类的食物。还有腹部受凉可能会引起拉肚子,如果天气太热,部分宝宝消化液分泌减少也会引起拉肚子。
3. 药物相关性:临床上遇到较多的就是随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引起宝宝肠道菌群紊乱,而一些致病菌往往乘虚而入,比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4. 症状性腹泻:也就是胃肠外的疾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泻。比如重症脑炎、爆发性心肌炎、酮症酸中毒等。
家长可以留意下宝宝的“黄金”照:
黄色“蛋花汤”:病毒感染后最常见的大便性状,尤其轮状病毒
绿色伴腥臭:细菌感染时更常见,尤其大肠杆菌
粘胨便伴或不伴出血:就像鼻涕样的浑浊粘液,在小婴儿要当心过敏,其他年龄可能提示细菌感染。
黄色稀便带发酵酸味:可能提示喂养不当或者宝宝出现了消化不良,比如乳糖不耐。
对于伴粘液或者腥臭的大便,强烈建议带上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而且是在抗生素使用前!
什么样的情况是拉肚子了
1. 粪便性状改变(呈松散状或液态)
2. 排便次数增加(一般 ≥3 次/d)
3. 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呕吐
粪便性状的改变更重要,尤其是在小婴儿时期,多次正常性状的排便并非异常,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可以持续松软。
简单来说,可以和孩子原来的大便做比较,次数是不是突然且持续的增多;大便的样子是不是不一样了,水份更多了;尿布包不住了要漏。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脱水
是否脱水,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点。怎样判断一个孩子的脱水程度,这是非常专业的问题,临床医师从精神状态、皮肤是否有弹性、口唇粘膜是否干燥、前囟眼窝是否凹陷,尿量多少、血压等方面评估。
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士来说,可以简单的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 孩子哭声无力,或者烦躁
2. 没有或者很少的眼泪,一直昏昏沉沉要“睡觉”
3. 手脚冰冷,摸着干干的,尿量比平时少了孩子也不肯喝水。
如果有这些问题,那么马上就医,因为孩子可能出现了明显的脱水或者电解质、血糖的异常。
宝宝拉肚子,饮食怎样调整
像轮状病毒这种很常见的致病病毒,它让宝宝正常消化母乳或者普通配方奶必需的双糖酶分泌减少,一旦这种酶供不应求,宝宝就会继发水样腹泻,腹部肠鸣,胀气不适的表现。
所以,对于一个刚开始拉肚子的宝宝,我们建议饮食如常,如果拉肚子超过3天,更建议给宝宝的饮食要“低糖化”,比如在母乳或者配方奶里添加乳糖酶,回避果汁饮料。市面上也有专门的无乳糖奶粉可以作为短时的治疗奶粉,等到宝宝的大便正常后再逐渐恢复饮食。
关于口服补液盐
这是我们消化专科医生会和每一个拉肚子的宝宝的家长强调的问题,比起止泻,要更重视给孩子口服补液啊!
这里说的补液,对于成分有一个推荐顺序,首选第三代口服补液盐,次选米汤加食盐,最后是白开水。绝对不是运动饮料,也不是果汁或者酸奶。
口服补液是从拉肚子开始就需要进行的,简单来说,拉得多就喝得多,入大于出避免出现严重脱水,如果做不到一次喝下足量液体,也可以少量多次进行,观察孩子的精神和尿量尿色,精神不好,尿色深黄,尿量比平时明显减少,就及时就诊,必要时采用静脉补液,这种输液不含激素不含抗生素,此时切忌讳疾忌医,谈输液色变。
言而总之,对于很多急性腹泻,口服补液可能是家长唯一需要在家里进行的治疗。
疫情期间,腹泻的家庭处理
疫情期间,小朋友腹泻,家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止泻。但是如果存在以下情况,需要来医院就诊:
1. 腹泻剧烈,大便次数多或者腹泻量大
2. 不能正常饮食
3. 频繁呕吐,无法进食进水
4. 高热(<3月龄38°C以上,>3月龄39°C以上)
5. 脱水体征明显:明显口渴、眼凹、烦躁易激惹、精神萎靡
6. 便血
7. 年龄<6月龄、有慢性病史、有合并症状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