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保肛还是保命”?真的只能二选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3-03-29 直肠癌 (1312)

随着国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变,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最新的流行病学结果显示,大肠癌已成为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已达到53/10万人,已经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在我国,直肠癌发生率略高于结肠癌,且多数为靠近肛门的低位直肠癌,年轻人比例高。同时,由于往往被“便血是痔疮”等观念所误导,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很多患者没有接受合理规范的治疗,导致术后早期复发。另外一部分直肠癌患者由于没有得到精准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导致肛门改道,造成了永久性生理和心理创伤,非常令人惋惜。

“保肛还是不保”?如何选择

在门诊,有很多患者都会问一个问题: “医生,我这个直肠癌切了之后还可以保住肛门吗?” 

保肛,对于大多数直肠癌的患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与患者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切除了肛门,身上挂着粪便袋,会导致术后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这是很多患者难以接受的。

因此,在和患者进行术前谈话的时候,患者往往都会在保肛问题上非常纠结痛苦。那么,保还是不保,应该如何选择呢?

在临床上,我们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01.肿瘤本身的临床病期

通过CT,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来判断肿瘤的大小,侵犯深度、有无转移外侵等,即肿瘤本身的临床病期是否适合进行保肛手术。

02.通过生物学特点评估

肿瘤的生物学特点需要进行评估,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有目的的通过了解肿瘤的基因特点,精准的选择治疗方案从而个体化的制定保肛策略。

03.患者自身情况

还需要考虑患者自身的肛门功能情况。

根据这些因素,准确分期,目标导向,全程管理,制定一个精准科学的保肛策略,才能够真的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获益。

微创手术带来更多保肛希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包括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手术成为肠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方式。

微创手术能够在放大视野下操作,精细程度高,可以很好地保护神经功能,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

同时,在腹腔镜下进行直肠癌根治术可以更微创的把保肛手术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

比如我们近些年来开展的内括约肌切除手术,是一种极限保肛手术术式,通过把内括约肌切除——把直肠肛管内最远端的一段肠管切掉,就能够使远切缘延长一两公分,从而使肿瘤距肛门2-5cm的患者能够完成保肛。

在腹腔镜放大视野下,能够在盆腔狭小的空间里进行这些精细操作,提高了保肛手术的把握和质量。当看到患者在保肛手术后迅速康复,欢欣鼓舞的重返生活和工作岗位,每一个医生心里都是感同身受的。

精准医学让“保肛与保命”兼得

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癌症早已不是不治之症,很多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十几年,甚至终生没有复发,过上了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肠癌也是一样。随着新的药物和肿瘤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通过精准的基因分型,对一些特殊类型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就可能取得肿瘤的完全退缩,甚至达到不手术的效果。比如一小部分患者通过单纯免疫治疗就可以达到临床完全病灶消失,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通过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也可以达到很高的病灶缓解。

当然,这些需要在专业的医学中心和医生精准的选择和评估下才能实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诊治中心作为国内一流的肠癌诊治中心,开展了大量高水平临床研究,具备国际水平的诊疗经验和技术水平,患者长期生存预后完全媲美国际顶尖医学中心水平,能够为患者提供最科学合理的诊疗规划和理想的疗效预后。

总之,得了直肠癌并不可怕。通过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相信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重新获得良好的功能和预后。保肛和保命,一定可以两全其美。我们医生和患者携手,大家一起向未来。

作者:李大卫(大肠外1科)

朗读:章孟星(“声声不息”志愿者团队成员,9病区护师)

编辑:王广兆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