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轻断食减肥法,真的有效吗?会有副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4-05-09 限时进食法 (802)

减肥话题一直备受瞩目,其中,限时进食法(time-restricted eating,TRE)因其独特的饮食时间安排和操作简便的特性,受到了众多减肥者的青睐。此法通过延长空腹时间实现减肥,如流行的“16:8饮食法”,即每天禁食16小时,进食8小时,期间合理饮食。那么,此法的减肥效果究竟如何?长期实践是否会带来不良影响?

01 限时进食法的基本原理

核心机制在于通过减少进食窗口,增加空腹时间,间接控制热量摄入。较长时间空腹时,身体会调整代谢,优先利用储存的脂肪作为能源,从而起到减少体脂的作用。限时饮食也可能与昼夜节律、肠道菌群等协同调节机体代谢,缓解胰岛素抵抗,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

02 限时进食与基础代谢

减肥者常担忧节食会导致“掉肌肉”、基础代谢下降,那么延长空腹时间是否也有此风险?实际上,短期适度延长空腹时间并不会显著降低基础代谢率。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在不限制能量的情况下,短期(1~3个月)限时进食可使热量摄入量减少约20%,体重下降3%~5%,且主要减少的是体脂肪而非肌肉。相反,过度限制热量或长期极端空腹可使身体进入“饥荒模式”,分解肌肉以降低基础代谢,最终形成“易胖体质”。因此,不建议长期过度限制饮食

03 限时进食法的争议与潜在风险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会议上发布的研究质疑了“16:8饮食法”。研究指出,与每天进食12~16小时的人相比,每天进食时间不足8小时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91%。然而,对此结果我们应保持审慎态度

一方面,该研究仅用两天饮食记录推断参与者的长期饮食模式,有失偏颇。另一方面,该研究尚不能证实因果关系此外,延长空腹时间与癌症风险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部分研究提示,限时进食可能降低肥胖相关的癌症风险,但需进一步验证。

限时进食法虽短期有减肥效果,但副作用如饥饿、焦虑、失眠等不容忽视。且长时间空腹可能增加消化性溃疡、胆囊结石的风险。该方法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如老年人、孕期或哺乳期妇女等,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尝试。

04 如何科学实施限时进食法

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尽量在白天代谢活跃时进食,避免深夜进食影响睡眠与代谢。

坚持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量优质蛋白质、全谷物、健康脂肪及新鲜蔬果。

结合适量运动:结合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增加日常活动量,提高热量消耗和基础代谢率。

遵循个体化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定制个体化减重方案,并适时调整。

健康减重非一日之功,需全方位调整饮食、运动、睡眠与心理。只有全面努力,方能实现健康减肥,收获理想体型与持久健康。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李帆  颜红梅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