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急救常识,你知道几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4-05-23 心梗|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症 (186)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冠心病为代表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升高。有数据指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率在30%以上,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提升国民对这一疾病的认知与重视,普及心梗的规范化救治流程刻不容缓。2014年,中国医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生命时报社将每年的11月20日定为“心梗救治日”

心梗的标志症状是心绞痛,很多患者并不能准确地判断心绞痛,往往会把其他疾病与心绞痛混淆,不能准确地服药就医,耽误病情。那么,如何快速又准确地判断心绞痛呢?

首先是心绞痛的标志性症状:最典型的是胸骨后和心前区压榨样的疼痛,发作时也会向下颌、上肢、颈肩部、上腹部放射。疼痛主要表现为压迫感、挤压感,或者胸部发紧、发闷,胸部不适、不痛快感。值得注意的是:典型心绞痛并不表现为针刺、刀割、烧灼或撕裂样疼痛,也不会跳痛。

心绞痛发生时也可能伴有其他症状:最严重的表现为心脏骤停,也就是所谓的猝死;部分人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急等不适;还可能存在烦躁不安、冒冷汗、恶心呕吐、心慌恐惧、晕厥等症状。

急性心梗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对这部分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研究结果显示每延误30分钟,一年死亡相对风险增加7.5%。因此,争分夺秒尽早开通梗死动脉是关键中的关键。“1120心梗救治日” 的选定也很贴合时间这一关键字眼,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必要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其中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可以提高生存率,是国民都应该具备的一项急救技能。

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梗)的危险性并不止步于此,抢救成功后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12个月内患者仍然危机四伏,而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龄等众多临床高危因素,都可能使心梗后的患者随时再发心梗。因此,即使在心梗手术抢救成功后,心梗患者的长期管理也必不可少。患者应该注意以下五点:坚持服药、运动康复、健康生活、控制多重危险因素和定期随访。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黄东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