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患脑中风,警惕颈动脉夹层!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4-05-26 颈动脉夹层|脑卒中 (133)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

在我国的发病率世界第一

并有不断年轻化趋势

传统引起脑卒中的原因很多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肥胖... ...

但最新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45岁以下的首发卒中患者中

5%-25%的脑卒中因颈动脉夹层所致

患者案例

在苏大附一院健康管理中心,近期在常规体检中,发现了两例颈动脉夹层。

宋某,女性,38岁,体检发现右侧椎动脉颈段-C5水平壁内血肿,血管管腔局部增粗至4.2mm,血流仅能从剩余的1.4mm空间中通过,狭窄率66.7%

李某,女性,31岁,体检发现右侧椎动脉颈段至C5-C6椎间段可见前后壁内血肿,颈段局部血管管腔增粗至2mm,椎动脉内径仅剩0.8mm

除上述两案例外,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从2016年至2022年的6年间,在参加颈脑血管超声的体检项目人群中,检出颈动脉夹层32例。

这些体检中颈动脉夹层个体,大多数没有主观症状。但经反复询问,有些个体会出现头痛、颈部疼痛的,探究发病原因,有羽毛球运动、颈部按摩、长途坐车头部姿势不当等造成。

一、什么是颈动脉夹层?

颈动脉夹层是指由于某种因素造成血管壁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内膜下层形成血肿, 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颈部动脉夹层包括颈动脉夹层和椎动脉夹层,自发性颈动脉夹层在总体人群中的发病率较低,约为2.6/10万~3/10万,但却是导致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

二、颈动脉夹层的发病原因

颈动脉夹层有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好发于青壮年,多不伴血管病危险因素,约5%的自发性患者有血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在此情况下,咳嗽、呕吐、体育锻炼、颈部按摩、长时间屈颈接电话等诱发夹层,至于外伤性颈动脉夹层则多由颈部钝伤、刺伤或交通事故引起,有些女性患者的发病与家庭暴力有关。

三、颈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

本病易累及青中年人,平均年龄为40~46岁 ,也可累及儿童 ,同侧头痛和(或)颈部疼痛为颈动脉夹层的常见临床表现,疼痛常突发,在眼眶、外耳周围或上颈部严重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脑缺血事件常延迟发生,可以在颈动脉夹层30天后出现。

有些还有同侧血管杂音、搏动性耳呜、晕厥 、头皮触痛、颈部肿胀、味觉障碍、视网膜盲或眶缺血综合征(视觉丧失、眼轻瘫、突眼、球结膜水肿)等,但相对少见 。霍纳氏综合征(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患侧额部无汗)伴疼痛是颈内动脉夹层的典型表现 。

四、颈动脉夹层的治疗

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夹层具有早期筛查作用。

MRI/和MRA在颈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随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MRI能清楚显示病变的形态,MRA可反映血管腔内的血流情况,MRI可清楚显示血管壁的断面,直接测量夹层的长度、受累动脉壁的厚度,估计发病时间,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颈动脉夹层所致的卒中多发生在夹层形成早期,夹层发生后2周内的卒中绝对风险增加1.25%

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是颈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措施,经过规范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夹层大多可以贴合,而存在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经内科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无效或继发动脉瘤的患者,可以考虑血管内置入支架处理。


参考文献

1. 张晓婧,邹永明,徐小林等 颈部动脉夹层研究进展,《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 年 1 月第 26 卷第 1 期

2. ENGELTER S T,LYRER P,TRAENKA C. Cervical and intracranial artery dissections[J]. Ther Adv Neurol Disord,2021,14:17562864211037238

3.肖长波,喻红霞,袁义强等. 不同顺行脑灌注方法对急性Stan⁃ 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24(22):1988-1997.

4. BERGE E,WHITELEY W,AUDEBERT H,et al.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ESO)guidelines o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J]. Eur Stroke J,2021,6(1):I-LXII

5. 芦 洁, 孥坤戍等,颈动脉夹层与脑卒中。辽宁医学杂志2002年第16卷第6期


作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浦剑虹

编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宣传统战处  谭书凝

审核: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办公室、宣传统战处  范嵘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