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瘤偏爱女性,难道是高跟鞋「惹的祸」?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4-05-26 莫顿神经瘤|跖间神经瘤 (126)

跑步爱好者张女士最近遇到了一个烦恼,半年前行走时出现了足底疼痛不适,跑步时尤其明显,感觉有东西硌着,脱了鞋看看又找不到啥东西,还有放射到足趾的麻木感。在骨科就诊后,医生建议张女士做一个神经的超声检查。张女士感到很疑惑,脚痛还要做B超?

来到超声医学科后,超声医生进行了一个疼痛处的跖神经检查。根据张女士描述的疼痛部位,检查中发现在第三、四跖骨间有一个低回声的瘤样膨大。这是啥呢?张女士的疼痛原因就在于此。

医生对张女士说,这是莫顿神经瘤引起的不适。莫顿神经瘤,又被称为“跖间神经瘤”,是一种常见的前足疼痛原因。它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神经长期受到卡压等慢性机械刺激后的瘤样病理变化,形成了神经局限性退行性病变及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莫顿神经瘤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有争议。最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是行走过程中的机械作用导致了前脚跖骨间结构受到创伤,两个跖骨和跖趾关节之间的神经被夹住,特别是跖足底总神经。简单来说,就是足底神经受到慢性机械刺激后,发生瘤样病变。跖骨深横韧带压迫跖神经、跖骨间滑囊炎和缺血性原因也会导致莫顿神经瘤。

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莫顿神经瘤呢?

1. 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这可能与女性更偏爱穿窄头鞋和高跟鞋有关,这些鞋子会增加前足的压力,从而挤压神经。

2. 扁平足也会牵拉神经向内侧移位,刺激到神经,导致神经增粗增大。

3. 足外翻等足部病变容易在步态中牵拉或压迫跖神经诱发此病。

4.一些高冲击力的运动,如跑步、芭蕾等运动也可能诱发莫顿神经瘤。

5.跖、趾骨骨折,局部软组织损伤,骨关节脱位及前足压砸伤可能导致神经瘤的生成。

6.此外,局部的炎症、占位性病变也可能导致神经瘤。

莫顿神经瘤好发于第3足趾与第4足趾之间(第3趾蹼区),其次为第 2 、3 足趾间,第1及第4跖骨间隙发病较少。发病时,可能有以下症状:

1.多以前足底疼痛为主。

2.“感觉自己踩在一个鹅卵石上”或“感觉自己足底的袜子有个褶皱“,脱掉鞋子以及按摩脚掌可以使症状减轻。

3.穿高跟鞋或较紧窄的鞋子会使症状加重

4.Mulder征阳性,即手握前足两侧挤压后,跖骨间的神经瘤会被挤出并伴有放射性疼痛。

5.足底、足趾间灼痛、刺痛、胀痛或压榨样痛,活动后疼痛加剧,有时表现为疼痛足趾两边的足趾麻木。

超声如何诊断莫顿神经瘤呢?

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和疼痛部位,开具了神经超声检查后,超声医生会用高频探头对具体的足部神经进行扫查。

在检查中可以实时和患者沟通,确认疼痛的确切部位,必要时可以进行超声触诊,在这条细细的神经上检查是否发生病变。

如果有问题,通常在跖骨头水平可以发现局部跖神经的增粗,回声减低,甚至出现低回声的瘤样改变,即莫顿神经瘤。

箭头所指处为神经横切面

局部呈低回声的瘤样改变

箭头所指处为神经纵切面

局部增粗,回声减低

超声检查的优点在于方便、实时、动态检查,超声触诊也可以进一步明晰病变位置。

莫顿神经瘤要如何治疗?

1. 改穿宽敞舒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者应用矫形鞋垫。

2. 休息、口服NSAIDs药物、增强足弓力量锻炼以及牵拉锻炼,并且可以局部皮质激素注射。

3. 如果上述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神经瘤。

如果您足底有类似的疼痛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变的存在和程度,方便临床医生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文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姚静

审核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丁红 陈为民 蔡叶华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