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这种触电一般的剧痛,要警惕这种病!
近日,一对老夫妇由孩子领着,强忍着脸上触电般的剧痛,从衢州赶往浙大二院疼痛科。
接诊的黄兵主任医师开始仔细询问病情,可这对老夫妇表情痛苦、一言不发。
陪同的儿子连忙解释:“从过年到现在,老爸老妈愣是话也不能说、饭也不能吃,连洗脸刷牙都不行。只要脸一动,就像触电一样、刀割一般剧痛,当地医院说是三叉神经痛,一开始配点药吃,疼痛稍能缓解,但我爸爸吃了药他人受不了,头晕、走路走不稳,摔了几跤,药就不敢吃了。再去问医生,说还可以开颅手术。我爸妈都80多岁了,担心开颅手术风险大,我们也不敢开。后来知道浙大二院疼痛科有微创介入治疗,我们就赶紧过来了。”
黄医生检查了这对夫妇的疼痛部位,发现老爷子疼痛位于左侧三叉神经第II支支配区,轻触左上唇即诱发剧痛,发作时间持续1~2分钟;老婆婆疼痛在右脸及下颌,性质与老爷子相似,为三叉神经第II、III支疼痛。
查阅两人在当地医院做的CT和核磁共振检查,排除了颅内肿瘤,夫妇二人均没有面部带状疱疹史,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住院术前准备,分别为夫妇二人实施了“CT引导下圆孔穿刺三叉神经第II支颅外射频消融术”和“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
术后,夫妇如释重负,久违的开口说话让他们喜极而泣。
出院时,儿子询问道:“黄医生,我爸妈都得了三叉神经痛,会不会传给我啊?”黄医生的回答也让家里人舒了一口气:“三叉神经痛不是遗传病,年发病率大约5/万,夫妻二人同时患上三叉神经痛的情况极为罕见,纯属巧合,子女们不用担心。”
Q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头面部疼痛性疾病,因疼痛程度剧烈,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但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性质、发作部位、诱发因素等特征都很鲜明,因而诊断并不困难。
三叉神经痛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发作部位在面部一侧的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支配区,如眶上、额头;鼻旁、脸颊、上唇;下唇、下颌区、舌侧。其疼痛范围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只占 3% 左右。
疼痛往往是短暂、剧烈的,讲话、刷牙、进食或触碰扳机点均可诱发,口服口服抗惊厥药卡马西平等可缓解。
Q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
来自国际头痛协会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如下:
(1) 突然发作的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伴或不伴有发作间歇的持续性疼痛,波及三叉神经某单支或多支分布区,并符合标准(2)和标准(3);
(2) 疼痛至少具有以下一项特征:①剧烈、尖锐、浅表或针刺样、刀割样,②存在扳机点;
(3) 在患者单侧头面部刻板发作;
(4) 没有明显的神经病变体征;
(5) 专科检查或后颅窝影像学检查排除肿瘤等其他原发性疾病,但三叉神经根受血管压迫除外。
如果严格对照三叉神经痛的这一诊断标准,基本可明确诊断,误诊率会大大下降。但还有许多头面痛,也会表现出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类似的症状,如桥前池上皮样囊肿或颅后窝肿瘤、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炎、蛛网膜炎、颌面部肿瘤等,必须有头颅 MRI 和颅面部 CT 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颌面颅底肿瘤、多发性硬化以及脑血管畸形等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因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原则迥异。
Q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的微创治疗?
尽管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选择却很关键。
“诊断与鉴别诊断优先、对因治疗优先的序贯性治疗、射频治疗时颅外射频优先、治疗选择个体化和确保患者知情同意。”这项《三叉神经痛诊治的五项基本原则》正是来源于浙大二院疼痛管理中心。
前文的这对夫妇,疼痛管理中心便是按照由无创到有创、由低风险到高风险、由低费用到高花费、患者意愿优先的序贯性治疗原则治疗的。
夫妻俩中,老爷子虽口服药保守治疗有效但患者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头晕走路不稳;老婆婆口服药物效果始终不佳,这才考虑选择有创治疗。因家属对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的风险有顾虑,我们选择了比开颅手术更微创安全的颅外射频消融术和微球囊压迫治疗技术。
术后患者疼痛均被解除,终于敢开口讲话了,对疗效非常满意。
颅外射频技术是在CT引导下将一根细细的射频针穿刺到面部的三叉神经出颅骨的孔洞,继而进行射频治疗(图1,图2)。就像老百姓牙齿痛得不行,医生把牙齿钻个洞后,挑掉牙神经,牙齿就不痛了一样。因家属对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有顾虑;射频则是用一根细针,烫掉病变的三叉神经,因不进入颅内,从而降低了出血和感染的风险,费用也只有几千元。
图1:三叉神经第II支疼痛的颅外圆孔射频治疗技术
图2:三叉神经第III支疼痛的颅外卵圆孔射频治疗技术
球囊压迫则是通过穿刺针,将一根球囊导管送到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三个叉分开的地方),向球囊导管注入造影剂(图3),让膨大的球囊把三叉神经节压迫数分钟,使三叉神经节的神经元变性,不能再传导疼痛后再拔掉球囊导管。
图3:三叉神经多支痛的微球囊压迫治疗技术
尽管这些微创治疗技术均是通过改变三叉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来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术后原疼痛区会遗留感觉减退和一定程度的麻木感,但该技术安全有效且经济实用,深受患者欢迎。
文字:浙大二院疼痛科 黄兵
审核:浙大二院 陈国忠 严敏 方序 钟寅波
责编:浙大二院 鲁青
热门文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