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一活动就胸闷气急,警惕身体这个大BOSS出问题

浙大二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4-06-06 心脏瓣膜病 (126)

曹爷爷今年71周岁,被诊断出“心脏扩大,左心室功能不全”已有近十年。年里,曹爷爷计划要参加一次长途喜宴,出发前便去了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博奥院区)检查,但也就此查出心脏瓣膜病

“很遗憾,老爷子的左心扩大已有常人的1.5倍,介入手术适合的主动脉瓣膜最大尺寸已不能匹配。就像一扇门坏了,新装的门太小,而门框太大,门关不严实,血流就容易往回‘倒’。”王建安教授心脏瓣膜团队刘先宝主任医师向曹爷爷解释,由于主动脉瓣环直径太大,不适合做介入瓣膜置换,外科手术则更合适。

患者不动医生动。随即,心脏大血管外科陶开宇副主任医师去看了曹爷爷,根据各项检查结果综合研判解释道:“主动脉瓣膜可以看作是一扇门,关闭不全的情况就像门留了缝隙,一部分血液会通过缝隙返回左心室,随着二尖瓣开合持续输送血液,心室会逐渐扩大。我们建议开胸做主动脉换瓣手术,整个操作比较成熟,复杂性则在于病人的心功能带来的风险。”

摆在面前仅两条路,一是回家吃药,但心脏何时衰竭未可知,一旦发作基本没有抢救的机会;二是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但曹爷爷的心功能不到常人一半,术中心脏需要停跳,换瓣后复跳不了的风险极大。

“选择手术,也代表老爷子要过三大难关——心脏能否成功复跳、能否撤除体外循环机器、心脏衰弱时其他脏器会否出现致命性并发症。”从详细的病情到手术的过程、可能遇到的风险,陶医生一一解释。

“老爷子左心室的EF值,即左心室射血分数,反映的是心脏泵血功能,正常人EF值是50%以上。老爷子的EF值是27.4%,再根据负荷超声心动图的评估来看,通过强心药物治疗,EF值可以达到37%,就是说心脏有大概10%的潜力,加上其他脏器没有大问题,我认为还是有手术机会的。”面对家里人极为关心的老爷子“复跳”的概率,陶医生中肯地说。

曹爷爷最终决定,相信浙大二院,相信医生!焦心的、漫长的等待过后,换来的是陶医生一句“手术成功”,家里人喜极而泣!

两天后,曹爷爷离开ICU转回普通病房,五天后顺利出院。如此“神速”,让曹爷爷和家里人深深感到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为泛血管病患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的用心和卓越。

家里人在感谢信上写道:“很多时候,治病和救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相信医生,就是最好的选择!感恩浙大二院心脏中心团队的仁心仁术!”

01 心脏病瓣膜病是怎么回事?

在说瓣膜病之前,为了更好地理解,先简单介绍一下心脏这个大Boss吧~

每个人的心脏只比自己的拳头略大一些,但结构却很复杂,凭借这样复杂的结构,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将两个循环串联在一起。

心脏就像一幢左右两间、上下两层的小楼,左右的房间不相通,上下两层之间左右各有一扇门相连,一楼的房间还各有一扇对外的大门。这样,这幢小楼就有四扇门,而且都是单向的阀门

心脏舒张的时候,血从左边的二楼通过一扇门(二尖瓣)流到左边的一楼,接下来心脏收缩的时候,一楼二楼之间的门就关上了,一楼对外的大门(主动脉瓣)打开,血就泵出去到全身,从全身回来的静脉血再回到右边的二楼,心脏舒张的时候血再从右边的二楼通过中间的门(三尖瓣)流到右边的一楼,在接下来的心脏收缩期,血从右边的一楼大门(肺动脉瓣)喷出,进入肺里参与气体交换,然后血液重新回到左边的二楼,完成了一次圆满的血液循环。

绘图 / 冯燕飞

瓣膜病就是心脏这幢小楼里的四扇门其中一扇或者几扇出了问题,门关不上,或者,门打不开。这些单向阀门的功能出了问题之后,本来只能往前走的血液就出了乱子。后面的血液往前走,前面的血液却掉头往后走,或者,前面的血液被卡住了,门也出不去。导致心脏负担很重,从而出现胸闷、乏力的症状。这就是心脏瓣膜病。

绘图 / 冯燕飞

02 心脏瓣膜病是否都需要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病会逐渐严重,就像小楼的门出了问题,刚开始只是关不严实,留条缝,或者不能完全打开,随着瓣膜病的进展,门缝越来越大,或者门越来越打不开,一直到一定程度,严重影响到血流流动的时候,才需要干预和治疗。

瓣膜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心脏彩超来发现和诊断。

03 心脏瓣膜病如何治疗?

轻微病变的心脏瓣膜病可以通过门诊随访严密观察;严重的瓣膜病变可通过介入瓣膜置换或外科手术治疗。

医院会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制定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浙大二院王建安教授带领的心脏瓣膜团队进行介入换瓣,创伤小,恢复快;心脏大血管外科以胸腔镜微创瓣膜置换或修复手术为主,切口隐蔽,创伤小,可行保留自身瓣膜的瓣膜修复手术或者置换各种类型瓣膜。

04 心脏外科手术切口是否都很大?

是否都需要“开膛破肚”?

心脏瓣膜手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手术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也在不断地改进,绝大多数瓣膜病可以通过右胸切口、胸腔镜辅助下进行手术,切口只有5、6厘米长,位置更隐蔽,创伤也更小。避免了前胸正中切口,不再需要常年穿高领衣服去遮盖手术疤痕,胸口的疼痛更轻微、疼痛持续时间也更短了。

05 瓣膜手术后是否需要长期吃药?

根据选择的瓣膜种类的不同,吃药的时间也不一样。做了瓣膜修复或者置换了生物瓣的患者手术后需要服用3-6个月的抗凝药物,而置换了机械瓣的患者则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物,以避免瓣膜上血栓形成。每天服用一次抗凝药物,并且需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避免药物过量或者不足。

文字: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陶开宇,鲁青

绘图:浙大二院血管外科 冯燕飞

审核:浙大二院 陈国忠 方序 刘先宝 孔敏坚

责编:浙大二院 鲁青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