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解答糖尿病饮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4-06-11 糖尿病饮食 (435)

一问:糖尿病患者应该要少吃主食吗?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控制总热能的摄入,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热能的主要来源,确实需要适当控制。但是,如果主食吃得太少或者不吃主食,也会带来危害。

一方面,主食摄入太少,会导致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此时身体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所需的能量,可能诱发低血糖反应并出现饥饿性酮症;另一方面,长期主食摄入不足和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容易导致消瘦、肌肉减少、免疫力降低等并发症。

因此,通过这种“饥饿疗法”来控制血糖是不可取的。通常来说,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摄入量需要根据年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并且均匀分配在三餐中。

二问:糖尿病患者只吃粗粮更好吗?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确实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吃粗粮不吃细粮更好。

首先,粗粮口感相对较差且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对于一些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无法耐受。其次,长期只吃粗粮,可能影响蛋白质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粗细搭配才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选择,一般粗粮占1/3~1/2比较合适,粗细粮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三问: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素,荤菜不能吃了吗?

虽然多吃素(蔬菜等)具有延缓血糖升高、增加饱腹感等方面的益处,但荤菜中的优质蛋白同样也是糖尿病患者所必需的营养素。如果长期荤菜摄入太少,容易造成蛋白质缺乏,甚至会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所以,糖尿病患者荤菜可以正常摄入,总量适当控制即可。比如,体重60公斤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吃1个鸡蛋、300ml牛奶及100克瘦肉。但是,如果出现糖尿病肾病或伴有慢性肾功能损害,则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减少荤菜的摄入量。

四问:越甜的食物越升糖吗?

目前通常用血糖生成指数(GI)来描述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GI值越高代表升血糖的能力越强。但是,食物升血糖的能力和甜度并不一致。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这三种糖类物质,按照甜度排序是果糖>蔗糖>葡萄糖,若按GI值排序则是葡萄糖>蔗糖>果糖。果糖是最甜的,但升血糖的能力却是三种糖类中最低的。另外,不甜的食物并非对血糖影响小。比如,有些无糖豆浆粉中添加了麦芽糊精,虽然吃起来并不甜,但却有较强的升血糖作用。

五问:无糖食品可以放心吃吗?

无糖食品,一般是指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0.5克。虽然这一点点糖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并不代表糖尿病患者可以随意吃。

首先,有很多无糖食品,如糕点、饼干等,虽然不用糖,但常常会添加一些淀粉、麦芽糊精、油脂等配料,而这些物质具有升血糖的作用。

其次,为了改善口味,有些无糖食品会添加糖醇、阿斯巴甜等甜味剂。这些甜味剂的安全性目前还存在争议,如果长期摄入过多,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无糖食品的时候,还要注意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学会选择低脂肪、高纤维、低GI的糖尿病食品,也不能过多食用含甜味剂的无糖食品。

六问: 低GI食品可以随便吃吗?

低GI食物对控制血糖有利,但不代表就一定是健康的或者随便吃多少。

(1)某些高脂肪的食物:如奶油、培根、油炸加工食品等,虽然GI值较低,但它们所含的热量却很高,食用过多则影响总热能的控制;而且脂肪摄入过多,尤其是饱和脂肪,对血脂的控制不利。

(2)某些零食或甜品:比如水果罐头、焦糖米布丁等,虽然GI值不高,但在加工过程中还是添加了白砂糖、果糖等成分,食用过多对甘油三酯、尿酸代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低GI并不等于低热量,糖尿病也不能只留意血糖,还要关注血脂、尿酸、体重等方面。

七问: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吗?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水果含糖而不敢吃,实际上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镁和抗氧化物质,适量吃水果是有益的。不过,糖尿病患者吃水果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应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吃;

(2)尽量选择含糖量以及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西红柿、黄瓜、草莓、猕猴桃等;

(3)控制水果的食用量,不能吃太多,吃了水果应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4)建议水果一般是在两次正餐之间吃,或者运动前后吃。如有条件,可在食用不同水果前后检测血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适合自己的水果种类和用量。

八问: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坚果吗?

坚果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以及钙、镁、钾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而且有研究表明,吃坚果(尤其是树坚果,如核桃、杏仁、开心果等)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坚果的。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控制食用量,不可过量食用。这是因为坚果是高脂肪、高热能食物,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总热能超标;如果是经过加工的坚果,还可能存在高盐分的问题。一般建议每次食用30g左右,可以在餐中食用,也可以作为加餐点心,每周2-5次为宜。

九问:糖尿病患者可以饮酒吗?

关于饮酒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对于已经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饮酒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首先,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而酒精会影响肝脏功能。其次,饮酒可能影响正常食物和营养的摄入,诱发低血糖;空腹饮酒也容易引起低血糖。另外,酒精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会更大。

所以,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如果一定要饮酒,应控制用量和频率。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最好是饮用低度酒,而且每周不超过2次。

十问:吃了药还要控制饮食吗?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最基本的措施,应该贯穿在糖尿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只有在饮食控制的配合下,药物治疗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单纯靠药物而忽略饮食控制,效果可能不理想。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不管病情轻重,也不管是否已经进行药物治疗,都不能放松对饮食的控制。

文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苏健光 马妮娜

审核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邵春海

本文获得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

第二届复旦大学医学科普创新项目支持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