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失眠、头晕乏力…这种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4-06-11 脑供血不足|高压氧治疗 (276)

你是否

头痛失眠、头晕乏力、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这些可能是

大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哦!

脑供血不足是啥?

脑供血不足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状的俗称,是人脑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一般来说,临床上分为急性如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及慢性脑循环功能不全。

脑供血不足多见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弹性变差、管腔变窄,血流速度减慢,会出现脑灌注不足的情况。此外,某些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如慢性心衰,长期低血压病史,血压偏低,身体循环血量不足等情况,也会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

长期的慢性脑供血不足会使大脑皮质萎缩,海马神经元变性,脑白质疏松,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通过病史和实验室检查,颈部血管超声,脑血管造影,PET脑代谢等检查,可以明确原因。

脑供血不足要怎么治疗?

目前来说,高压氧舱可以有效治疗脑供血不足。高压氧治疗是在高于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开展,是使用高浓度氧来增加组织中溶解氧含量的技术。在高压下供氧,可以显著提升氧的弥散率和有效弥散距离,提高组织摄氧来缓解患者的缺氧状态以及减少低氧血症。

高压氧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体内的血氧含量、氧分压和血氧弥散,增加脑内灌注,有研究证实,氧在常压下每100ml血液只能溶解0.3ml,而在高压下每100ml血液中溶解6ml,比常压增加了20倍。

同时高压氧可以调节线粒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肌力恢复,改善疲劳。相关研究表明,在对110例确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20天的高压氧治疗后,患者疲劳焦虑、失眠症状得到缓解,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减轻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对86 名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10天高压氧治疗后,患者椎动脉系统血流量增加,眩晕症状得到改善。

另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挤压伤、断肢术后血运障碍、气性坏疽、颅内脓肿、坏死性外耳道炎、放射性骨坏死、压疮、烧伤、突发性耳聋、脑外伤、急性眼底供血障碍等缺血缺氧疾病都是高压氧治疗的I类适应证。

需要注意的是,脑供血不足的患者一定要在排除相关禁忌证后,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相关治疗哦!

医生,我有急性脑供血不足

能治吗?

答案是:yes!

今年7月份,55岁的朱先生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言语,被诊断为脑梗死,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脑梗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住院后,康复医学科医生在评估他的运动功能、认知语言功能后,为他制定了一套康复方案。在强化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吸氧过程中联合舱内脑电刺激治疗。脑电刺激是一种低频生物电流,治疗时将电极粘贴于双耳侧乳突表面,每次治疗30分钟,电流刺激可以穿透颅骨屏障刺激小脑顶核区域增加脑血流量。吸氧过程中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医生指导朱先生加强右侧手功能和右足踝功能训练。两个月后,朱先生的言语交流的能力提高,运动能力也由坐位逐步到稳定站立,能在保护下实现独立步行。

高压氧可以治疗

慢性脑供血不足吗?

48岁的王先生是一名体育爱好者,最近出现易疲劳、失眠的情况,特别是运动后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指末氧饱和度97%,颈部血管B超检查提示动脉斑块形成。王先生迫切想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运动。

医生为王先生进行运动心肺负荷测试后,根据测试结果为他开具了运动处方、制定了个性化的运动训练项目、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同时王先生接受了20次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2.0ATA,吸氧过程中联合呼吸训练。20次治疗后,王先生疲劳、胸闷症状缓解,无氧阈值(AT)水平升高,运动耐力提高、心肺功能改善,指末氧饱和度也提高到99%。

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梁丹

审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孙莉敏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