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结果 >> 研发
共搜索出164条结果, 默认按照时间降序排列
整牙还能帮助治疗重度牙周炎?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中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我国成人牙周炎患病率在80%-90%左右。牙周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伴随着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减少,会出现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移位等,最终造成牙齿脱落。
我叫小妍(化名),今年33岁,普通职员一名。今天我要说说我的乳房肿块的故事。 2020年1月,我无意中摸到右边乳房有个肿块,不痛不痒,最开始我不以为意,直到发现肿块在不断增大,才意识到可能不对劲,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恶性可能!我一下如中雷击。
随着社会不断步入老龄化,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接近1000万人。这种疾病的通常表现是记性变差、反应变慢,病情加重后变得喜怒无常、性情冷漠。随着记忆障碍和智力减退日益加重,最终生活无法自理。
“手术非常顺利,术中几乎零出血。”手术室屏幕里投放出来的腔镜实时画面清爽干净,不见血迹。一年开展近700台手术,其中80%为膜解剖手术
每年的11月份是“全球肺癌关注月”,而11月17日这一天,又是“国际肺癌日”。肺癌的防治尤为重要,让我们一起由浅入深,跟随胸外科尹俊教授一同认识肺癌、了解肺癌。
教育部调研发现:仅2020年疫情半年,全国整体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学生增加了8.2%。
Paxlovid也能降低患者出现重症和死亡的概率
通过RADx技术项目的资助,新的测试应该具有更好的可访问性和性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疫苗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
二度患新冠病毒病的患者在半年内,比初次确诊的人还面临三倍的入院风险
霍乱防治知识问答
你的身体或许会背叛你
因为疫情,我们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的卫生好习惯。
国人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也许你会发现食物可以选择的范围少了,亦或吃的量少了,这些是否对健康有影响?
肿瘤基因检测究竟更适合哪些人群?检测结果是否可靠?
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目前有2.64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影响
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民对于味道考究与执着,似乎与生俱来。煎炒煮炸蒸焗焖炖,没有哪个“吃货”、能够抗拒眼前美食的诱惑,然而,号称“啥都敢吃”的中国,却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病例数约占全球一半左右
主要挑战在于确保疫苗的高利用率和对病毒变异出现的反应
打开微博热搜,你便会发现,这个字眼近来总是频频出现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个人体检的普及,肺癌、胃癌、乳腺癌,这些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肿瘤与肿瘤间的异质性以及单个肿瘤内的异质性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瓶颈之一。
亟待改变现有的抗生素使用方式
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被WHO列入“紧急使用清单”
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
短时间内施打第二剂并无多大益处
已经有超过200种候选COVID-19疫苗正在研发中
如果疫苗引发免疫反应,它将分三期在人体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威胁到全球卫生和发展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将陆续开展
各款新冠疫苗的长短处到底是什么?
即使有了疫苗,也需要治疗来防止疾病恶化,并为应对其他可能的冠状病毒病做好准备
麝香保心丸
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转化成新产品
白宫医生Conley SP向外界公布特朗普的治疗方案
近日,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
“械字号面膜”“医美面膜”比普通面膜更适合消费者使用吗?事实并非如此
孩子不应该受到指责,今年秋天学校可以以安全的方式重新开学了
新版“常见恶行肿瘤风险评估工具”上线,测测患癌风险有多高!?
人们在看电影,研究者们在看着大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杨志课题组、王继军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秦绍正课题组联合发展了一种利用视频诱发异常脑活动,进而帮助识别精神障碍的新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6日在日内瓦表示,尚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自行消失,当前各国应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北京时间2月24日晚7点30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冠状病毒病联合专家考察组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考察的结果和对中国以及全球应对疫情的下一步措施提出建议。
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做好预防措施
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做好预防措施
这个癌症发病率男女相当,发病高峰年龄55岁~65岁
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很多患者查出乳腺癌,第一反应就是千方百计把它开掉。但是,这并不一定就是最佳选择。
鼓励在合法范围内研制生产出更多优质平价的仿制药甚至原创新药
胸痛、心跳骤停,甚至猝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心梗或恶性心律失常。实际上,心脏瓣膜病也会引起这些严重的后果。
新春佳节,走亲访友,不能两手空空,选择保健品作为礼物是很普遍的。生活中,各类保健品层出不穷,老百姓对保健品、保健食品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加之各种欺诈宣传的存在,上当受骗的大有人在。
尽管有些屌丝逆袭,但豪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的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之间有因果关系)带来了两项革命性变化:第一是宫颈癌筛查策略的改变,从病毒引起细胞改变的结果变成了寻找查证引起病变的原因。第二是宫颈癌疫苗的诞生。
《人间世》第二季第一集《烟花》的热播,让众人熟知了一种可怕的癌症——骨肉瘤。它像发疯的魔鬼,吞噬着一个个本应绚丽灿烂的年轻生命。
又到了感冒高发的冬季,呼吸内科门诊满满当当,儿科门诊更是门庭如市。
PET-CT能发现所有肿瘤的“蛛丝马迹”吗?
2018年12.17日,罗氏制药宣布,旗下乳腺癌创新靶向药帕捷特®(英文名:Perjeta®,通用名:帕妥珠单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用于高复发风险的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
说好的治愈系火锅呢?火锅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先有两篇Cell论文报道无效[1, 2],最近又有两篇NEJM论文报道治疗某些疾病未达预期效果[3, 4]。一些媒体就将这些论文误读为益生菌无效、甚至有害的结论。
得了湿疹怎么办?保湿最重要! 痘痘?不要自己挤,会引发炎症甚至感染! 荨麻疹需找到病原,否则会反复发作 脚气是病一定要治,需要坚持用药 面部肌肤怎样保养?如何面对紫外线? 银屑病(牛皮癣)患者要注意心情放松 白癜风可以晒太阳,也可以治得好 为啥会酒糟鼻?怎样治疗?
科学健身18法。
五种可治愈的癌症。
国家药监局:疫苗监管问答。
慢粒白血病的科普知识。
含有不同糖化水平的蛋白质的婴儿奶粉对婴儿肠胃有直接影响。
“医牛健康资讯网2017年度健康促进事业杰出贡献奖”评选活动总结
手足口病防控核心信息。
一项研究表明,喝咖啡的习惯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比想象中的大很多。
长期使用清洁品可能损害肺部健康。
这份防癌攻略让你健康到老!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女性补充对了营养元素能够提高能量水平。
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胶囊,HIV患者每周只需要服用一粒药丸。
盘点2017年糖尿病护理进展。
最近,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关于菜籽油对健康不利,尤其是对大脑的研究结果。
本周一,FDA通过了首个进入身体进行数字化追踪的药丸。
一项新的研究可能发现了癌细胞的弱点,有望根除疾病。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适度的喝咖啡对健康人来说是安全有益的。
科学家对榴莲进行了从气味分子到基因组的探索
规范用药,能让九成高血压病患者受益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很多润肤露标签上“不添加香精”“完全不过敏”的其实是误导消费者。
最新研究发现,抗炎类药物能够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胃口不佳、体重减轻、皮肤瘙痒……可能意味着一种足以致命的疾病——骨髓纤维化
最新科学技术技术使肿瘤细胞药敏筛选在24小时内可得出结果。
“饿肚子”饿不死肿瘤
美国推出了全部植物成分的“人造肉”汉堡。
吃“酸性食物”致癌,其实缺乏科学依据。
各大媒体报道志愿者对艾滋病疫苗产生100%抗体,其实并不然,其中有一些误解。
最新的研究可以精确定位引发过敏的免疫系统细胞。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
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在发明一种世界上最小的呼吸疾病检测器。
瑞士诺华公司推出基因疗法,成功治愈白血病。
“一根手指粗细的管子穿喉而过,10分钟的检查像一个世纪那么难熬。”这恐怕就是你对胃镜的印象吧。
氯氨酮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作为“突破性疗法”的药物治疗抑郁症。
科学家说:人类的嗅觉比我们想象的厉害多了
三分之一FDA批准药物上市后有安全事故发生
廉价变高价还一药难寻,“救命药”都去哪儿了?
儿童用药就是剂量减半?
一种叫做Repatha的降胆固醇药物“新贵”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后,近日通过了一个关键测试。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高发性恶性肿瘤。
血糖监测出新招,血糖光靠汗液就知晓
科学家近日发文称离破解普通感冒病毒的致病“秘密”更近了一步。
12类超级细菌危险性高
微软研发智能捕蚊陷阱。
帕金森病急需进行“精准医疗”
乌干达的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智能外套”,诊断肺炎比医生更快哦。
从2017年1月1日起,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可使用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头皮冷却系统有助于预防乳腺癌女性患者化疗引起的脱发
寨卡抗体被发现,中国研究领先一步
专家称2025年将有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上市
高校教授研发出“不醉酒”
保持高压态势,像反腐一样治霾
一种可预防牙周炎的疫苗。
理财型保险借机上位,收益率节节攀升,成为投资者热捧的对象。
被逼无奈的海外“淘药”
这项成果获得了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马铃薯主粮化势不可挡:营养丰富产量高
别再用“儿童专用”忽悠人
一群科学家在努力,万能的感冒疫苗或许终能成真。
坏事变好事:阿尔兹海默症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IBM、MIT和哈佛发起计划:人工智能成医学界新星
Science:新思路预测禽流感病毒感染几率
超级芯片,让你的大脑拥有“超能力”!
国产奶,能放心喝吗?
新技术可检测诺奖成果“细胞自噬”状态
哈佛大学这款会吸烟的机器人能够治疗肺部疾病
新方法!打破抑制癌症基因的老“套路”
好消息!世卫专家表示寨卡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袋獾,抵御超级细菌的新希望?
日本:开发螺旋藻成为“未来的食物”
联合国:加强宣教和疫苗接种以消除狂犬病
急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导致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脑出血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临床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天哪!吸烟会造成基因持久性的改变!
关于人类未来的20个大问题 所有器官都可以人造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超八成家长给孩子用药存隐患
中国专门生产儿童药的药厂仅10余家!
转基因非法种植入刑势在必行 专家提设立基因技术罪
意外!一种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新疫苗
机器人微创手术的发展与展望
美药管局下令禁售抗菌洗浴产品
喝酸奶能长寿?专家:益生菌对人体无直接治疗作用
The Lancet Oncology:确定癌症起源的新方法
哪些品种有可能进入新医保目录呢?
小鼠如何能活到“140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
胰岛素无需注射?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这些年,一提起“转基因”,伴随着各式各样不辨真假的传言。
美国研发出癌症新疗法:用近红外线激活免疫细胞
有机产品,如何才能真正“有机”?
生物传感器,诊断癌症的新武器!
人类抵抗耐药菌的新“武器”
以健康数据为中心
这个药会引发心脏骤停和猝死,在美国被限制使用
“第五次国家技术预测”研究结果近日正式公布。
在不久的将来,疫苗会简单而方便的来治疗脑瘤或乳腺癌,甚至是防止心脏病的发作。
Nature Materials:“神奇贴片”,治肿瘤贴一贴
利用佛罗里达健康改革研究所研发出的创新公共健康结构,研究为健康相关的环境改变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国学者破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难题
被诊断为乳腺癌早期的女性,疗法应该有多激进呢?
日大阪大学发现肥胖引发慢性病原因
心力衰竭治疗领域重大发现——或将拯救全球数以万计的心脏病终末期患者
Science最新研究显示,埃博拉病患生死由基因掌控?
快乐,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对肿瘤防治的一次革命。
得了湿疹最重要的是保湿,痘痘不能自己挤,脚气是病一定要治,大部分皮肤过敏的人不需要忌食,正常人群不要每天涂抹防晒霜……
视频中的这一幕究竟是咋回事儿呢?
癌症“个性化用药”有望成为现实!
据悉,酝酿已久的国家医保谈判首批名单拟在本周正式公布。